频年多难逢寒食,怅望家山又一春。
青草久荒攀柏地,黄梅深愧种松人。
哀猿啼树将圆月,饥鸟眠花动隔旬。
辜负清明好时节,梦中犹忆蕨薇新。
诗句解读及译文
频年多难逢寒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多年的战乱中,每年寒食节都会因国事而感到忧愁。寒食节通常用于纪念先人,但在这个时期,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他可能正在为国事忧心。
怅望家山又一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每当春天来临,他总会怀念起远方的家乡,那种思乡之情让他感到无比惆怅和无助。
青草久荒攀柏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荒凉的土地上寻找食物的场景。这里的“青草”指的是一种生长在荒野中的草,“柏地”则指一片长满柏树的土地。由于多年战乱,这片土地已经变得荒凉,而诗人却依然坚持寻找食物。
黄梅深愧种松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种植松树行为的后悔。黄梅时节是种植松树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松树生长迅速,但诗人却在这时感到非常惭愧,因为他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去种植松树。
哀猿啼树将圆月: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月光下的树上传来哀怨的猿啼声。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凄凉和孤独。
饥鸟眠花动隔旬:这句诗描述了鸟儿在花朵上休息的情景。当鸟儿在花朵上休息时,花瓣被轻轻地触碰,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辜负清明好时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清明节这个好时光的遗憾。清明时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候祭扫祖先、扫墓等,但诗人却未能参与到其中,对此感到惋惜。
梦中犹忆蕨薇新:这句诗表示尽管诗人在现实中未能享受到清明的好时光,但在梦中他却仍然怀念着那些新鲜的蕨菜和薇菜。这种怀念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战乱中的困境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