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院初来僧未闲,茅堂添结两三间。
云容借住无宾主,鸥本忘机任往还。
长揖朱门归矮屋,高悬青眼在深山。
悠悠世路谁知者,莫怪逢君便解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写给朋友梁安道的,全诗如下:
破院初来僧未闲,茅堂添结两三间。
云容借住无宾主,鸥本忘机任往还。
长揖朱门归矮屋,高悬青眼在深山。
悠悠世路谁知者,莫怪逢君便解颜。
注释
- 破院:旧时指寺庙中废弃不用的院落或庙宇,这里形容荒凉、破败。
- 僧未闲:僧人还没有闲暇时间。
- 茅堂:简陋的茅草房屋,泛指贫民或隐士的居所。
- 两三间:表示数量不多,但足够居住。
- 云容:云彩的形态,这里形容云朵自由自在的样子。
- 宾主:客人和主人,这里用来比喻人与人的关系。
- 鸥本忘机:比喻人与自然之间没有分别之心。
- 长揖朱门:向朱红色的门挥手示意,表示对富贵人家的轻视。
- 高悬青眼:把眼睛高高举起表示尊敬。
- 悠悠世路:世间的道路漫长复杂。
- 谁知者:谁了解其中的人和事?
- 莫怪:不要奇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梁安道来访的喜悦之情。首句“破院初来僧未闲”,描述了梁安道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使寺院中的僧人也感到了一丝忙碌。接着,“茅堂添结两三间”描绘出梁安道的到来为这简陋的茅屋增加了几分温馨。第三句“云容借住无宾主,鸥本忘机任往还”,则进一步描绘了梁安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同云彩和风,不拘泥于形式,自由自在;又如同鸥鸟,忘却了世俗的纷扰,随意地来往。
最后两句“长揖朱门归矮屋,高悬青眼在深山”,则是对梁安道来访的赞美。诗人通过“长揖”和“高悬青眼”的比喻,表达了他对梁安道的尊敬和喜爱,同时也暗示了梁安道的高洁品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