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与渔樵作近邻,万缘歇尽得闲身。
田园自是休心地,朝市何能恕懒人。
且喜林间无杂树,岂知门外有通津。
客来莫怪逢迎简,牛放西溪牧未驯。
【注释】
长:长久,这里指时间。渔樵:指打鱼砍柴的人。万缘:一切杂事。歇尽:断绝。闲身:清闲自在的身体。休心地:使心神安宁的地方。朝市:官府和市场。恕懒人:原谅自己懒惰的过错。林间无杂树:指没有干扰。通津:渡口。逢迎简:接待客人不随便。牛放西溪:放牧在西边的小溪边。牧未驯:还没有学会驯服。
【赏析】
此诗写隐居之乐,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清幽,语言平易晓畅。
一开头“长与渔樵作近邻”,点题,表明了作者隐居山林、接近自然的生活情趣。这一句中,“长”字用得好,说明作者长期如此,而“作近邻”则说明这种生活不是偶尔为之,而是长期居住的结果。
二句说:“万缘歇尽得闲身。”这里的“闲身”就是清闲自在的身体,是远离尘世喧嚣后的一种超然状态。诗人在这里以“万缘息尽”来概括他的生活特点,以“得闲身”来形容其精神状态,这是对隐居生活最真切的写照。
三句“田园自是休心地”,进一步强调了作者选择隐居生活的原因。“田园”指的是田园风光,“休心地”即使人心境安宁之地。这里既写了景,又写出了情,把田园的宁静美好与自己的心理感受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四句“朝市何能恕懒人”,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鄙弃。这里的“朝市”指的是官府和市场,是社会交往的中心场所。“恕懒人”即原谅自己懒惰的过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诗人在这里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既是一种自我解嘲,也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五、六两句“且喜林间无杂树,岂知门外有通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静谧环境。“林间无杂树”指的是周围没有喧嚣的噪音,能够让人心情宁静;“门外有通津”则是指通往外界的道路依然存在,但并不影响作者的心情。这两个句子虽然看似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却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七、八两句“客来莫怪逢迎简,牛放西溪牧未驯”,再次强调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珍视。这里的“客来”可以理解为来访者的到来,而“逢迎简”则是表示接待客人时不随便、不张扬的态度。“牛放西溪牧未驯”则是说牛在小溪边放养,还未学会驯服。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又体现了自己隐居生活的状态,既有外在的礼貌,也有内在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将内心的感受真实地呈现给读者,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