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浪迹似浮沤,不与人天管去留。
六梦懒从醒后说,三心先向死前休。
虚名于我成鸡肋,退步逢人问菟裘。
莫讶相过不相见,住来生厌便移舟。

【注释】

浪迹:指四处飘泊,到处流浪。

六梦:喻指许多事。

三心:喻指许多念头。

虚名:空名、徒有其名。

鸡肋:比喻无用的东西。

菟裘(tú qiú):古地名,在今河南鹿邑县东。这里借指退隐之地。

移舟:搬家。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叙诗,诗人以“自述”的口气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态度。全诗用比兴的手法,写自己对名利的态度,表现了作者淡看世事、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点明自己一生飘泊不定,如同一泡浮水,既不能留在天界享受神仙生活,又不能像人那样去管理人事,因此也就不去管它。

第三句是说,过去许多事,我懒得去理它;至于许多念头,我更不想去想。这两句,从反面来写自己对名利的态度,表面看来似乎消极,实际上却是积极。因为,不去做、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功名利禄,自然也就不会有烦恼了。所以,这种态度,其实是很积极的。

第四句,说自己的名声,对我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把虚名比作鸡肋,形象地写出了名利对自己来说是多么无足轻重。

第五句,说自己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生活,准备退隐山林。这一句,是前四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通过这五句话,诗人把自己对名利、生死的看法说得非常明白。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莫讶相过不相见”,意思是说我虽然不住在这里,但并不讨厌别人来访;“住来生厌便移舟”,意思是说,如果将来实在厌烦这里的生活,我就搬走。这两句,表面上好像与上文毫无联系,但实际上仍然是在写自己对于名利、生死的看法。因为,既然已经厌倦世俗生活,当然就不会再留恋这里;而如果将来实在厌恶这里的生活,也就不会勉强留在这里了。所以,这两句实际上是全诗的总结。

以第一、二句为总起,以下各句分说。先写自己对名利的态度,然后进一步写自己的内心想法,接着又写自己的处境,最后以自己的打算作为结尾。这种写法,使诗歌的内容层层深入,结构紧凑严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