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向沧江泛一沤,主人将去为宾留。
梦回竹榻心先冷,话尽松灯兴未休。
古调稀闻遗白雪,秋风吹冷弊貂裘。
晚来共作溪桥别,明月在天人在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拟向沧江泛一沤:想象自己乘坐小船在长江上漂流,如同漂浮的水泡。”沧江”通常指的是长江,”泛一沤”即泛舟之意。

  2. 主人将去为宾留:主人即将离去,作为客人留下。这里的”宾留”意味着主人离开后,我(诗人)留下来与他共度时光。

  3. 梦回竹榻心先冷:梦中回到用竹子建造的床榻时,感觉心已经变冷了。这可能表达了一种失落或悲伤的情绪,因为梦见的可能是与离别相关的场景。

  4. 话尽松灯兴未休:尽管时间已晚,但仍然聊得兴致勃勃,没有休息的意思。这可能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交流的热情。

  5. 古调稀闻遗白雪:很少能听到古代的音乐(”古调”),就像遗留下来的白色雪花一样珍贵。这表达了对古典音乐或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怀念。

  6. 秋风吹冷弊貂裘:秋天的寒风吹得人感到寒冷,连破旧的皮衣也感到不适。这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以及诗人可能感受到的孤独或困境。

  7. 晚来共作溪桥别,明月在天人在舟:傍晚时分我们共同在溪流上的桥上告别,月光照耀着我们的身影。这句话以简洁而深情的方式结束了整首诗,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月亮、溪流和离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是译文:
拟向沧江泛一沤,主人将去为宾留。
梦里回到竹榻边,心情突然变得冷淡。
话语虽多情未尽,松灯下笑声未止歇。
难得一见古代音乐,如白雪般珍贵。
秋风萧瑟吹冷衣,疲惫不堪感身疲。
夜深人静共相别,月光照见人影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从”拟向沧江泛一沤”到”明月在天人在舟”,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从期待到不舍,再到最后的离别。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