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门外钓鱼翁,袖手旁观日出东。
只有痴顽同木石,久无方便寄诗筒。
太阳早已知投子,信祖何曾识懒融。
珍重同参老禅客,共来廊下问幡风。
诗句解析:
- 海幢门外钓鱼翁,袖手旁观日出东。
- 注释: 海幢,可能指代某座寺庙或地名,钓鱼翁即一位喜欢垂钓的老者。这句描绘了一幅海幢门外有位老者在钓鱼,同时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场景。
- 只有痴顽同木石,久无方便寄诗筒。
- 注释: 这里的“痴顽”和“木石”是佛教用语,形容人的纯真不染,与木头和石头一样,不被世间万物所动。”久无方便”则意味着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解脱或帮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伍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 太阳早已知投子,信祖何曾识懒融。
- 注释: “投子”可能是某种修行方法或境界的象征,“懒融”可能指的是一种修行中的懒惰状态,但在这里更可能是因为“懒融”的谐音或寓意。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修行者需要保持警醒和努力。
- 珍重同参老禅客,共来廊下问幡风。
- 注释: 这里提到“同参老禅客”,指的是一起修行的老禅师。”廊下问幡风”则是一种修行仪式的一部分,可能是在寺庙廊下进行的一种冥想或问法的活动。
译文:
海幢门外有位垂钓的老人,袖手旁观日出东方。
他像木头和石头一样纯真,已久未得到任何方便或解脱的机会。
太阳已经了解如何投子,对于信祖又怎么会知道如何懒融。
请珍惜那些一起参与老禅修行的人,一起在廊下讨论幡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海边垂钓的场景,并借以表达诗人对修行的理解和态度。通过对这位老人的描写,以及他对修行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修行境界。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远,如“太阳”、“木石”、“幡风”等,都富含哲理,引导读者深思。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