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五岳早寻师,兀兀行藏只自知。
眼底何曾见山水,腰包那得有闲时。
注释:
当年五岳早寻师,兀兀行藏只自知。
眼底何曾见山水,腰包那得有闲时。
注释:
当年在五岳中寻找老师的时候,只是兀兀地行走,隐居山林,自己知道而已。
眼底从未见过山水,怎么能有闲情逸致欣赏呢?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拜访了一位名叫秋霜的高人之后所作。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和对隐者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当年五岳早寻师”,诗人在年轻时就立志要成为五岳中的高人,追求精神上的高远。这里的“五岳”象征着高山和大自然,代表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精神的追求。
第二句“兀兀行藏只自知”,诗人描述了他的隐居生活,他独自行动,隐居山林,只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行藏”指的是一个人的处世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诗人选择隐居,是因为他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更符合他的心意。
第三句“眼底何曾见山水”,诗人感叹自己的眼睛并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山水。这里的“山水”代表着自然的美景,也是诗人所追寻的精神境界。诗人表示,由于隐居山林,他无法看到真正的山水美景。
第四句“腰包那得有闲时”,诗人抱怨自己的腰包里没有多余的钱来享受悠闲的时光。这里的“腰包”指的是个人的钱财,而诗人表示,由于隐居的生活,他没有足够的金钱去享受悠闲的生活。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精神的追求,以及他对于隐者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诗人通过对五岳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通过对自己的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内心的坚守和独立;最后通过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抱怨,展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无奈。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