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山川首重回,双池到日藕花开。
当初不枉曾相许,亲见丹霞掩耳来。

诗句解读

1 别路山川首重回:这一句表达了在分别后,再次回到故乡时的情景。”别路”可能指的是诗人与圆音禅友分别的地方,”山川首重回”则描绘了诗人重返故乡时的景致和心情。

  1. 双池到日藕花开:描述了诗人到达目的地时的景象,可能是一个有着两个池塘的地方。”双池”可能是指两个相连的池塘,”到日藕花开”描绘了池塘里的荷花在太阳的照射下盛开的景象。
  2. 当初不枉曾相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与圆音禅友重逢的感慨,”当初”指的是过去的时间,”不枉”表示没有白费,”曾相许”可能是指两人曾经有过约定或者期望。
  3. 亲见丹霞掩耳来: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亲眼看到丹霞(一种红色的山体)的景象,”丹霞”是一种自然景观,”掩耳来”可能是指丹霞的色彩太过鲜艳,以至于让人感到震惊或者无法直视。

译文

离别的道路山川首重回,双池到日荷花开。
当初未曾辜负相许,亲眼见到丹霞掩耳来。

注释

  • 送圆音禅友主席丹霞: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作者是一位名为圆音的禅友,他们共同前往丹霞山脉。
  • 别路山川首重回:表达了分别之后再次回到故乡的情感。
  • 双池到日荷花开:描绘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看到的景象,可能有两池荷花盛开。
  • 当初不枉曾相许:诗人回忆起与禅友之间的约定或期望,认为这次相聚是值得的。
  • 亲眼见到丹霞掩耳来:描述了诗人亲眼看到丹霞山脉的景象,这里的“丹霞”指的是红色的山体,而“掩耳来”则形容其壮观程度令人震撼。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圆音禅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中的“别路山川首重回”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第二句“双池到日荷花开”则是对目的地景色的具体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第三句“当初不枉曾相许”反映了诗人对与圆音禅友重逢的期待和珍视,强调了这次相聚的价值。最后一句“亲眼见到丹霞掩耳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丹霞的壮丽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的敬畏,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