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弹者为谁弹,一曲嘈嘈十指寒。
唤起同舟听胡语,前程多恐是桑干。
【诗词解析】
泊:停驻。
汾水:古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因汾河从该地流过而得名。
社题:指《琵琶行》。
不知弹者为谁弹:是说听不清楚弹奏者的姓名。
嘈嘈:形容琵琶声的嘈杂。
十指寒:指弹奏时手指发凉。
同舟:一起乘船的人。
胡语: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称谓。
桑干:即桑乾河,源出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向东南流至河北省张家口西北出境。
【诗词译文】
不知道弹奏琵琶的是何人?一曲琵琶声中,十个指头都在颤抖寒冷。
让人想起当初和大家一起乘坐船只,听那北风呼啸中的异族胡语,前程漫漫,恐怕就是这蜿蜒曲折、终年流水不息的桑干河了。
【注释解释】
泊:停。
汾水:指黄河支流汾河流域,位于今山西永济县以南。
社题:《琵琶行》的标题。此诗是白居易的名篇之一,作于公元823年(元和八年)春。
不知弹者为谁弹:弹,指弹奏琵琶的人。不知,表示作者弄不清弹奏的人是谁。
嘈嘈:形容琵琶声的嘈杂。
十指寒:比喻弹奏时手指都冷了。
同舟:共乘一舟,这里代指作者自己和朋友。
胡语: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这里泛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
前程:前途;未来的道路。
桑干:即桑乾河,源出内蒙古中部,向东南流到河北北部出山口后注入桑乾湖。
赏析:
这是一首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人场景及所抒发的感情的作品。开头两句,先写琵琶女的技艺高超,接着写她弹奏时的情景。第三句“唤起”,写出了听众被美妙的琴声所感动,仿佛又回到了与琵琶女一起乘舟渡河的往昔,第四、五句描写了琵琶女演奏时的神态动作以及所表现的深沉的忧思。结尾两句,由琵琶女的演奏联想到自己的前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虑。全诗结构紧凑,层层展开,感情真挚,形象鲜明,富有民歌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