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命筠工剖巨竹,截钉编筏旋螺腹。中分水道自逶迤,一脉泉原通九曲。
松膏镕液胶漆牢,周遭肉好无盈缩。从容刳木为车墙,合体成圆用各方。
精金百炼作簨簴,卧轮旁击相低昂。大器晚成姑小试,一夫抽水如抽汤。
中虚外直通大道,事半功倍宁荒唐。留将榜样似同志,语大语小皆精义。
同身尺寸随短长,应运风雷起平地。持来古寺逢老僧,妙用当前得未曾。
四大假合幻非幻,天工人代能者能。神君大笑入帘去,为雨为霖留不住。
缄书寄语姚令公,莫放龙车宿烟雾。
【注释】
李雪樵:指李时珍,明末著名的医学家。龙尾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以木为车,形似龙头,故名。筠工:指李时珍的工匠。剖巨竹:剖开巨大的竹子作为车轴。截钉编筏旋螺腹:把竹子削成车轮,然后编成车轮的形状,再在中间钻一个螺旋形孔。松膏镕液胶漆牢:用松脂和胶水将车轮粘合牢固。肉好无盈缩:车轮的四周没有膨胀或收缩的现象。从容刳木为车墙:从容不迫地把木头加工成车的车壁。合体成圆用各方:车身合在一起是圆形的,使用起来四面八方都能转动。精金百炼作簨簴:精金百炼的钟架,形容制作精美。卧轮旁击相低昂:车轮在下面敲击着,发出的声音是低低的,高高的。大器晚成姑小试:大器物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完成,所以这里说“姑小试”。一夫抽水如抽汤:一个人抽动一下,就感觉像抽动了一大锅水一样。中虚外直通大道:车身里面空虚而外面直,可以通向大道。事半功倍宁荒唐:事半功倍的意思是付出少的代价就能获得很大的效果,但这里却表示这种结果并不值得怀疑。留将榜样似同志:把这种模范留给同僚们效仿。语大语小皆精义:无论是大的言语还是小的话语都是精当的意思。同身尺寸随短长:同身指的是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应运风雷起平地:顺应时机,就像风雷一样从地面兴起。持来古寺逢老僧,妙用当前得未曾:拿着这个车子来到寺庙里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告诉他这个车子很神奇,他还没有用过呢。缄书寄语姚令公:封好书信给姚令公。莫放龙车宿烟雾:不要让这辆龙车停在烟雾里。【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由李时珍亲手制作的龙尾车模型。作者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龙尾车的构造和制作过程。
首联:“观李雪樵明府新制龙尾车图式述为长歌寄邑明府姚齐州兼广其传。” 开头描述了李时珍的新作品——龙尾车模型。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药王”,他的医学成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的任何作品都会被人们所珍视。龙尾车,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它的设计巧妙,结构复杂,需要精湛的工艺才能制作出来。
第二联:“爰命筠工剖巨竹,截钉编筏旋螺腹。” 接着,诗人描述如何制作龙尾车。龙尾车的主要部分是由巨大的竹子制成的,需要工匠进行精细的切割和编扎。在这个过程中,工匠们需要运用各种技巧,使车的结构更加坚固,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材料的浪费。
第三联:“松膏镕液胶漆牢,周遭肉好无盈缩。” 继续描述龙尾车的细节制作。这里的“松膏”可能是指一种天然油脂或者树脂,能够使竹材更加坚硬耐用。同时,还用了胶水和漆来固定竹材,使得整个车体更加稳定。此外,车轮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它采用了螺旋形状,既方便推动,又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
第四联:“从容刳木为车墙,合体成圆用各方。” 描述了如何将整块木材制成车壁。这个过程需要精心操作,以确保车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整个车体也采用圆形设计,这样可以使车辆更加稳定,行驶起来更加平稳。
第五联:“精金百炼作簨簴,卧轮旁击相低昂。” 描述了如何制作钟架。这里的“精金百炼”可能是指经过多次锻造的金属,使其变得坚韧耐磨。同时也暗示了制作钟架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卧轮则是指在车轮上设置的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方向和速度。
第六联:“大器晚成姑小试,一夫抽水如抽汤。” 表达了对于制作龙尾车的看法。虽然这个作品是一个大型的装置,但它并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改进才能达到最佳状态。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
第七联:“中虚外直通大道,事半功倍宁荒唐。” 继续描述了龙尾车的特点和优势。由于车身内部空虚而外部直通大道,使得车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并提高行驶效率。而这种设计也使得制作过程更加简单易行,从而降低了成本。尽管这种方法看似有些不切实际,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八联:“留将榜样似同志,语大语小皆精义。” 表达了对龙尾车的看法和态度。作为一个优秀的榜样,它将为同僚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无论谈论的是大道理还是小事情,都能够体现出精湛的智慧和理解力。
最后两联:“同身尺寸随短长,应运风雷起平地。持来古寺逢老僧,妙用当前得未曾。” 描绘了龙尾车的使用场景和效果。当它被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尺寸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同时,它也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同风雷一般迅速崛起。当使用者带着它来到寺庙时,可能会遇到一位老和尚,他会告诉使用者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他还没有用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