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骑凭陵八月风,羽书朝暮九华宫。
金吾宿卫临关外,宣府游兵集禁中。
燕塞河山天下险,泰陵恩德众心同。
谁能补衮供臣职,莫遣宵衣损圣躬。

秋兴二首

胡骑凭陵八月风,羽书朝暮九华宫。金吾宿卫临关外,宣府游兵集禁中。燕塞河山天下险,泰陵恩德众心同。谁能补衮供臣职,莫遣宵衣损圣躬。

注释

  1. 胡骑凭陵: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侵扰中原。八月风:暗示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可能象征着战争的紧张氛围。羽书:古代用于传递紧急消息的书简或信使,这里指朝廷的文书。朝暮:表示频繁和紧迫。九华宫: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是明代的重要宫殿之一。
  2. 金吾:明朝的皇家侍卫部队,负责京城的安全。宿卫:在皇宫周围巡逻守卫,这里指金吾的日常工作。关外:指京城之外,即皇城的外部。宣府:明初设立的边防重镇,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游兵:非正规军,可能是指宣府的边防力量。禁中:皇宫内,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3. 燕塞:泛指北方边疆地区,这里的“燕”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燕云十六州,后来被蒙古所占领。河山:河流与山脉,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山河大地。天下险:形容国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泰陵: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恩德:皇帝给予臣民的恩惠和德泽。众心同:指人民对皇帝的忠心和支持。
  4. 谁能补衮供臣职:意指谁能够帮助弥补皇帝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衮:古代帝王所穿的礼袍,象征权威。供:提供帮助或支持。
  5. 莫遣宵衣损圣躬:意思是不要让皇帝因为琐事而劳累过度。宵衣:夜间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为国事操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皇帝安危的关切。诗人通过描绘边境的紧张局势、京城的安全以及皇帝的恩泽来反映国家的现状。诗中提到的“胡骑”、“羽书”、“九华宫”、“金吾”、“宣府”等词汇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初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政治上的不稳定。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希望皇帝能够重视国事,不要因为琐事而损害健康。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