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公事暇,乘兴一登楼。
云气千山雨,松声万壑秋。
堤平芳草合,天远大江浮。
日暮行人少,空横野渡舟。
【注释】
登临江清风楼:登上江风楼(即江陵的清风楼)
晚凉公事暇:傍晚凉爽,公务闲暇之余
乘兴一登楼:趁着兴致,随意登上高楼
云气千山雨:指云气像千万缕细丝般飘动,好似下起了绵绵细雨
松声万壑秋:指松林中的声音如同万道峡谷中的秋风吹过
堤平芳草合:堤岸平整,花草铺满
天远大江浮:指天空显得遥远,江水波光粼粼,宛如天上漂浮的云彩
日暮行人少:太阳快要落山了,行人渐渐稀少
空横野渡舟:只有几艘小船在空旷的渡口上停泊着
【赏析】
此诗首联“晚凉公事暇,乘兴一登楼”,交代了登高的原因。“公事”指公家的事情,是作者的公务。“晚凉”、“闲”字,写出时间是在炎热的夏天里,人们热得难耐,所以“公事”也是为解暑而来,因此“公事闲暇”也就成了登高的理由。这两句写景叙事结合,点明季节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云气千山雨,松声万壑秋”,描写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云气千山雨”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山岭间,如烟似雾,恰如一场细雨纷飞。这里的“云气”并非真的雨,只是形容云雾弥漫、迷蒙的景象罢了。
颈联“堤平芳草合,天远大江浮”。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先从堤岸上的芳草谈起,接着又把目光投向远方的江面。堤平,说明地势平坦,芳草覆盖;天远,说明视野开阔,江水浩渺无垠。“芳草合”指的是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大江浮”则是说江水波光粼粼。
尾联“日暮行人少,空横野渡舟”,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和渔夫们收网的情景。诗人用“日暮”、“行人少”来表现时序已到黄昏时分,天色渐暗,行人渐渐稀少。此时,只有几只小船在空旷的渡口上停泊着。这两句既与前文的景色相呼应,又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