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通南北,开篷见万艘。
雪消山翠重,水落石痕高。
吴楚风烟阔,江湖岁月劳。
往来吟思苦,赢得鬓刁骚。
己亥年腊月初一从匡庐山到九江
彭蠡湖连通南北,开启船篷可见众多船只。
雪消融后山翠绿重重叠叠,水位下降石痕显露在岸边。
吴楚地区风烟浩渺广阔无际,江湖水运生涯岁月劳碌不停。
来往奔波吟思苦不堪言,鬓发斑白惹人怜惜。
彭蠡通南北,开篷见万艘。
雪消山翠重,水落石痕高。
吴楚风烟阔,江湖岁月劳。
往来吟思苦,赢得鬓刁骚。
己亥年腊月初一从匡庐山到九江
彭蠡湖连通南北,开启船篷可见众多船只。
雪消融后山翠绿重重叠叠,水位下降石痕显露在岸边。
吴楚地区风烟浩渺广阔无际,江湖水运生涯岁月劳碌不停。
来往奔波吟思苦不堪言,鬓发斑白惹人怜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壮歌行》。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 2.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 3.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 4.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 5.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 6.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 7.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 8.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 9.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古邺行》。 逐句解释如下: 1.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 译文:弯曲狭窄的河流被称为羊肠河,河边有羊肠坡,山上的道路迂回曲折,地势高低不平。 注释:羊肠河:古代对黄河的别称,因河水弯曲如羊肠而得名。羊肠坡:指河岸边陡峭的山坡。 2. 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译文:河水中流淌着古人的遗憾,撞击石头和崖壁时激起白色波浪。 注释:遗恨
【注释】 ①国朝:指唐朝。图治:谋求治理。贤才:有才能的人。开科:科举考试。胜筑黄金台:汉代刘邦曾建黄金台招揽天下人才。 ②庙堂:朝廷。英雄者:有才能的人。往往:经常。科第:科举考试中举。 ③我生:我出生在。幸逢:有幸遇上。尧舜理:尧舜时期的治理方法。黼黻皇猷:古代礼服上的装饰。能事:有能力做事。 ④握瑜怀瑾:手握美玉,怀抱瑾瑜。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才。岂其宜:难道是适宜的。附翼攀鳞:依附权势
诗句解析 1.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 - 霜风猎猎:形容冷风强劲如猎犬般呼啸。 - 吹冻雨:描述雨水在寒冷中结冰。 - 山色凄迷:描绘山林颜色显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 路脩阻:形容山路崎岖难行。 2. 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 皇华使君:指皇帝派来的使臣。 - 重按部:指频繁巡视和检查。 - 属吏奔趍:指下属官员急忙奔走。 - 畴:田地、田野。 - 敢侮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注释):《宋史·苏轼传》载,苏在密州时曾建亭于东坡上,名“冷泉亭”,亭前有井名“自来亭”。苏轼在《记冷泉亭》中云:“亭以岩得名,而岩乃天下之第一佳土,何异乎其人?余既治而归之,则又以亭重焉。是知佳山胜水,非独王公大人之事,士民亦皆当爱惜,况亭之与山,岂独亭而已哉!”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译文)。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天气渐渐转冷
【注音版】 罗浮之山高插天,龙滩之水天与连。 (罗浮:山名) 山水图为陈琴窗题 (陈琴窗:人名) (图:画) (题:题字) 罗浮之山,在广东境内;龙滩之水,在江西修水县,为赣江上游大河。 (罗浮:山名):罗浮山,又称“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距广州约100里。山上多奇石,风景秀丽,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晋炼丹之处。 (龙滩:水名):龙滩水即赣江支流赣江,在江西省西北部。因江中龙潭而得名。
【注释】 1. 白发:指年老头发变白。行年初弱冠:二十岁初行冠礼。鬒(yǎn)发如云烂:形容满头黑发像云彩一样茂盛。 2. 容华:容貌光华,这里指年轻时的美貌。镜中换:用镜子映照自己的容颜,看到自己容貌的变化和衰老。 3. 潘郎:指东晋人潘岳,字安仁,美姿容,善文章,娶了丞相贾充的妹妹为妻。二毛:指鬓发斑白。 4. 因循:指懒散、拖延。未有闻:没有听到过什么好消息。 5. 蹉跎(cuō tu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画,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世间草木纷无数,惟有此君名最著(世上的草木繁多,只有这竹子名声最为显著)。 注释: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竹子的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虚心劲节珊瑚枝,四序青青任寒暑(竹的空心坚韧有力,四季常青,无论严寒酷暑都能生长)。 注释:竹子具有空心的特性
题江一原宰上饶诗卷 君昔鸣琴向上饶,我乘西江使者轺。曾闻善政冠邻邑,道路往往传歌谣。 我今旬宣西江路,君已迁腾官粉署。河阳花发春满城,还是潘郎旧栽树。 丈夫用世思有为,立身行道无崇卑。君不见,汉廷贤令多通显,千古不磨循吏传。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祁顺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上饶相遇的情景,通过回忆和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
【注释】 丁酉: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7年。除江西参政:任命为江西参政,即地方长官。八月:指八月到任。 出户:外出办事。 践郎署:登上仕途。 幸膺宠擢:有幸得到皇帝的宠爱提拔。出薇垣:指被提升到朝廷中任职。 玉殿前头:皇帝面前。天语:皇帝的圣旨。 买船经漷水:雇船经过漷水河。漷水,在今山东汶上东南。 秋半:秋天过了一半。豫章路:今江西南昌市。 解缆:解开船帆。便风:顺风。 湖边、境内
【注释】 登临江清风楼:登上江风楼(即江陵的清风楼) 晚凉公事暇:傍晚凉爽,公务闲暇之余 乘兴一登楼:趁着兴致,随意登上高楼 云气千山雨:指云气像千万缕细丝般飘动,好似下起了绵绵细雨 松声万壑秋:指松林中的声音如同万道峡谷中的秋风吹过 堤平芳草合:堤岸平整,花草铺满 天远大江浮:指天空显得遥远,江水波光粼粼,宛如天上漂浮的云彩 日暮行人少:太阳快要落山了,行人渐渐稀少 空横野渡舟
【注释】 哭弟颐:怀念弟弟。 半世:一生。 共惊:同感。 成永诀:永远的分别。 亲爱复谁何:再有什么亲人呢? 旧业空文史:旧时的事业已经没有文字记载了(即已成过去)。 幽居冷薜萝:隐居在深山中,只有薜萝遮体保暖。 北堂西日薄:北堂,指兄弟家宅;日薄,天将明。 微宦:小官微职。 蹉跎:虚度年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晚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兄弟的无限哀思与怀念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早被功名绊” - 这句表明诗人早年就被功名束缚,难以自拔。关键词“功名”指代了追求权力、地位和名誉等世俗欲望。 2. “闲居约暮年” - 诗人选择隐居,可能因为觉得官场的名利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追求或生活状态已不适合继续在外奔波。关键词“闲居”描述了一种退隐的生活状态。 3. “那知中道弃” - 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在追求功名的路上中途放弃,没有坚持到最后
【注释】 去岁:去年。君捐馆:你辞世了。君,指亡弟思正的父亲。 凄凉:悲伤、寂寞。隔一期:隔一年。期,一年。 乡园埋玉处:家乡的园林里埋葬着像玉一样美好的兄弟的地方。 客路:外乡的路。 亏礼惭兄道:有失礼仪惭愧于兄长。亏礼,失礼,违背礼法。 仗母慈:依赖母亲的慈爱。仗,依赖。 孔怀思:思念不已,非常思念。孔,甚,很,非常。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首联写自己去年辞世的哥哥,今年又逢葬日
【注释】 出京:离开京城。三秋尽:一年将尽。 客路:离家的道路。两月淹:两个月的滞留。 青云:高官显位,也比喻仕途。旧识:老朋友。 白发:指年纪大。新添:又长出了。 西北:指陕西一带。扰:扰乱。水旱:指天旱或水灾。兼:一起发生。 忧时:忧虑国家大事。难效力:难以为朝廷效力。厚禄:重利。 愧:惭愧。徒沾:白白地沾上。 【赏析】 此诗是作者离开长安回乡后写的一首抒情诗。 首联写自己离乡已久,客居他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心境。下面逐句解读: 第一句:“来往长安道,蹉跎鬓易霜。” - 注释:“往来”表示诗人经常往返于京与外地之间。 - “蹉跎”指时间白白流逝。 - “鬓易霜”意指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 第二句:“安心徒有药,却老愧无方。” - 注释:“安心”指的是希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 “徒有药”意味着虽有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