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才高动圣明,东陲草木也知名。
笔端敷奏三千牍,胸次韬藏十万兵。
天下达尊推大老,人间重镇倚长城。
乡闾后学倾心切,欲赋凌云愧长卿。

这首诗是奉都宪彭公二首之一。奉都宪,即唐宪宗时期,宰相陆贽被贬为明州刺史的时期。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经济才高动圣明,东陲草木也知名。
    译文:他的经济才能极高,足以感动皇帝,连边疆的草木也因此而闻名。

注释:这里的“经济才高”指的是陆贽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圣明”则是指皇帝,表明了陆贽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1. 笔端敷奏三千牍,胸次韬藏十万兵。
    译文:在他的笔下,有三千份奏疏;他的胸中,却藏着十万兵。

注释: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陆贽的文才和治国能力。”敷奏”和”韬藏”分别形容他写文章和隐藏自己的才能。

  1. 天下达尊推大老,人间重镇倚长城。
    译文:他在世间享有极高的威望,被视为一位重要的领袖。

注释:这里的”达尊”指尊贵的人或地位崇高的人,”大老”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称呼,”人间重镇”则形容陆贽像一座坚固的长城一样,支撑着国家和社会。

  1. 乡闾后学倾心切,欲赋凌云愧长卿。
    译文:他的文章深得人们的喜爱,甚至让那些仰慕他的学者们倾心学习;我虽然想写诗,但自愧不如司马相如。

注释:这里的”倾心切”形容人们对陆贽文章的喜爱。”长卿”是指司马相如,古代有名的文人,陆贽自比于司马相如,表达了自己文学才华的高超和谦虚的态度。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陆贽的政治才能、文学造诣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展现了陆贽的伟大形象。同时,诗中的”欲赋凌云愧长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文学才能的自谦,显示了他的谦逊和自知之明。整首诗既表现了对陆贽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