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隐映草堂深,试著丹青不易临。
真率筵开无俗客,峨洋曲妙有知音。
池边春草频牵梦,林下禽鱼总会心。
指日投闲添着我,追欢同作短长吟。
【注释】
见和:见诗后所附的和诗。拙作:我的诗。草堂:诗人的居处;也指隐士的别墅。真率:纯真坦率。筵开:宴席已设,宾朋满座。峨眉(yīméi)曲:即《霓裳羽衣舞曲》(乐府旧题)。峨洋:指四川的峨嵋山。知音:善于领会艺术的人。池边:泛指江畔或湖畔水边。春草:春天生长的草木。牵梦:引起人的遐想。总会心:彼此心照不宣。指日:不久,很快。投闲:辞官隐居。短长吟:即《长短句》。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与友人在诗歌上相唱和,是当时的一种风雅之好。这首诗就是对这次酬答所作的回答。它以诚挚的心情,赞美友人的诗歌创作,抒发自己的创作豪情,并表示愿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首联写自己与友人的友情。“云山”,指青山白云,这里借喻隐士的居所。“试著丹青”二句,写自己作诗的体会。“丹青”,指绘画,这里指绘画中的用墨、用色彩。“易临”,容易画好。“不易临”,不易画好。这两句说自己作诗,虽有一定的技巧,但不容易画好,因为要画出真情实感是很难的。“真率”二句,写自己作诗的体会。“真率”,纯真坦率。“无俗客”,没有庸俗的人来干扰。“会知音”,会理解我的意思的知音。作者说,我作诗时,总是真心实意地倾吐胸中的感情,所以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不会像一般人那样,有虚而无实,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峨洋曲妙”句,写自己的作品。“峨洋”,峨眉山的别称。“曲”,乐曲。“妙”,美妙绝伦。作者说,我写的诗,如《霓裳羽衣曲》,美妙绝伦,有如峨山曲调,使人听了心旷神怡。
第二联承第一联进一步写自己在创作上的体会,也可以说是对自己作品的评述。“池边”、“林下”二句,意思是说,我的作品,就像江畔、湖边、湖畔、林间的花草树木一样,时时牵动着我的心。“频牵梦”,频繁地牵动着我的梦思,也就是经常地勾起了我对它的思念。这既是对前文“真率”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艺术效果的自我评价。“会心”二句,承上句,进一步写自己的作品所引起的共鸣和回响。“总会心”,彼此的心都相通,也就是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