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
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注释】
①湘口:指湖南洞庭湖出口的湘江口。
②重五: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③汨罗:指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
④忠魂:指屈原的忠诚之心。
⑤风雨撼江波:指狂风暴雨,激荡着长江的波浪。
【赏析】
这首诗是写端午时在湘江口怀念屈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次句点出节日,三句点明人物和心情,四句写景,五句写情,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深沉。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
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注释】
①湘口:指湖南洞庭湖出口的湘江口。
②重五: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③汨罗:指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
④忠魂:指屈原的忠诚之心。
⑤风雨撼江波:指狂风暴雨,激荡着长江的波浪。
【赏析】
这首诗是写端午时在湘江口怀念屈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次句点出节日,三句点明人物和心情,四句写景,五句写情,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深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壮歌行》。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 2.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 3.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 4.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 5.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 6.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 7.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 8.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 9.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古邺行》。 逐句解释如下: 1.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 译文:弯曲狭窄的河流被称为羊肠河,河边有羊肠坡,山上的道路迂回曲折,地势高低不平。 注释:羊肠河:古代对黄河的别称,因河水弯曲如羊肠而得名。羊肠坡:指河岸边陡峭的山坡。 2. 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译文:河水中流淌着古人的遗憾,撞击石头和崖壁时激起白色波浪。 注释:遗恨
【注释】 ①国朝:指唐朝。图治:谋求治理。贤才:有才能的人。开科:科举考试。胜筑黄金台:汉代刘邦曾建黄金台招揽天下人才。 ②庙堂:朝廷。英雄者:有才能的人。往往:经常。科第:科举考试中举。 ③我生:我出生在。幸逢:有幸遇上。尧舜理:尧舜时期的治理方法。黼黻皇猷:古代礼服上的装饰。能事:有能力做事。 ④握瑜怀瑾:手握美玉,怀抱瑾瑜。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才。岂其宜:难道是适宜的。附翼攀鳞:依附权势
诗句解析 1.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 - 霜风猎猎:形容冷风强劲如猎犬般呼啸。 - 吹冻雨:描述雨水在寒冷中结冰。 - 山色凄迷:描绘山林颜色显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 路脩阻:形容山路崎岖难行。 2. 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 皇华使君:指皇帝派来的使臣。 - 重按部:指频繁巡视和检查。 - 属吏奔趍:指下属官员急忙奔走。 - 畴:田地、田野。 - 敢侮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注释):《宋史·苏轼传》载,苏在密州时曾建亭于东坡上,名“冷泉亭”,亭前有井名“自来亭”。苏轼在《记冷泉亭》中云:“亭以岩得名,而岩乃天下之第一佳土,何异乎其人?余既治而归之,则又以亭重焉。是知佳山胜水,非独王公大人之事,士民亦皆当爱惜,况亭之与山,岂独亭而已哉!”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译文)。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天气渐渐转冷
【注音版】 罗浮之山高插天,龙滩之水天与连。 (罗浮:山名) 山水图为陈琴窗题 (陈琴窗:人名) (图:画) (题:题字) 罗浮之山,在广东境内;龙滩之水,在江西修水县,为赣江上游大河。 (罗浮:山名):罗浮山,又称“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距广州约100里。山上多奇石,风景秀丽,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晋炼丹之处。 (龙滩:水名):龙滩水即赣江支流赣江,在江西省西北部。因江中龙潭而得名。
【注释】 1. 白发:指年老头发变白。行年初弱冠:二十岁初行冠礼。鬒(yǎn)发如云烂:形容满头黑发像云彩一样茂盛。 2. 容华:容貌光华,这里指年轻时的美貌。镜中换:用镜子映照自己的容颜,看到自己容貌的变化和衰老。 3. 潘郎:指东晋人潘岳,字安仁,美姿容,善文章,娶了丞相贾充的妹妹为妻。二毛:指鬓发斑白。 4. 因循:指懒散、拖延。未有闻:没有听到过什么好消息。 5. 蹉跎(cuō tu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画,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世间草木纷无数,惟有此君名最著(世上的草木繁多,只有这竹子名声最为显著)。 注释: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竹子的独特之处,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虚心劲节珊瑚枝,四序青青任寒暑(竹的空心坚韧有力,四季常青,无论严寒酷暑都能生长)。 注释:竹子具有空心的特性
题江一原宰上饶诗卷 君昔鸣琴向上饶,我乘西江使者轺。曾闻善政冠邻邑,道路往往传歌谣。 我今旬宣西江路,君已迁腾官粉署。河阳花发春满城,还是潘郎旧栽树。 丈夫用世思有为,立身行道无崇卑。君不见,汉廷贤令多通显,千古不磨循吏传。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祁顺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上饶相遇的情景,通过回忆和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
【注释】 丁酉: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7年。除江西参政:任命为江西参政,即地方长官。八月:指八月到任。 出户:外出办事。 践郎署:登上仕途。 幸膺宠擢:有幸得到皇帝的宠爱提拔。出薇垣:指被提升到朝廷中任职。 玉殿前头:皇帝面前。天语:皇帝的圣旨。 买船经漷水:雇船经过漷水河。漷水,在今山东汶上东南。 秋半:秋天过了一半。豫章路:今江西南昌市。 解缆:解开船帆。便风:顺风。 湖边、境内
【注释】 滩上:水边。 失缆危滩上,停桡浅水滨。意思是船搁浅在险滩上,船桨搁浅在浅水边。 纷纷向前者,都是后来人。意思是那些纷纷向前进的人,都是后来才来到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变化,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句“失缆危滩上”,写船在险滩搁浅。次句“停桡浅水滨”,说船停泊在浅水中的水边。“滩”即水边的意思。“失缆”、“停桡”二语,写出了诗人所经历的艰难。
【注释】 过长沙怀贾傅:路过长沙思念贾谊,贾谊曾为文帝的政论家,因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而遭忌毁,抑郁而死。贤才遭废斥,天意竟如何:贤能的人才遭到废弃,难道上天的意图就是这样吗?万里长沙外,迩来人更多。:远在万里之外的长沙城外,近来来往的人越来越多。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从长沙经过,怀念贾谊,感慨贤才遭受不遇,抒发了对朝廷政治黑暗、贤才受谗毁的愤慨之情。 首句“贤才遭废斥”
【释义】:汉文帝正在施行仁政,贾谊痛哭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世上的事情应预先考虑到,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 【赏析】: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首句“欲穷千里目”中的“穷”,有尽的意思,与“极”同义;第二句“更上一层楼”的“更”,也有增加、越过的意思,与“登”同义。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所看到的景象:高入云霄的群山,碧绿如玉的清流,还有远处苍翠的群山
过全州怀先舅樵山卢先生先生宣德间司教是郡师道有立至今郡人思之 全郡人才盛,先生实有功。十年遗化雨,千里变儒风。 译文: 在全州这个地方,我怀念我的舅舅樵山卢先生。他在明宣德年间担任郡中的教师,他的教学理念至今仍然被我们深深地记念和尊敬。他的教育方法使得全州的人才变得丰富,他对于教育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注释: 1. 全州: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湖南省全州县。 2. 先舅:对已故的舅舅的尊称。
【注释】 ①樵山:全州人称卢先生为“樵山”。②宣德间:宣德,明宣宗年号。司教:掌管教育。③郡师道:指在郡中担任过老师。④渭阳:即渭阳关,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⑤四纪:四年。⑩伤心泪:眼泪流了又止,止了又流,形容悲伤。⑥渭阳关: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⑦无由:没有办法。⑧樵山先生:指全州人称卢先生为樵山先生。⑨立至今:自成立到现在。⑩郡人:全州人。⑪思之:思念。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全州时
【注释】: 北风吹雪满关城,寒气侵人夜不胜。 ——注释:关城被北风和积雪覆盖,冷气侵袭使人难以入睡。 无限客愁消未得,坐挥吟笔对孤灯。 ——注释:我无法消除这无尽的客愁,只能坐在灯下挥笔抒发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周子建在京师山海遇到雨天时所作的。诗中描绘了他在京城的孤独生活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心境。 首两句“北风吹雪满关城,寒气侵人夜不胜。”描述了冬日里京城的景象,北风凛冽,大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