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无嫌得雨迟,田苗犹是发生时。
分明听得舆人颂,方伯忧民天地知。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诗句的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从手法、主题、情感等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可。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同时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诗歌的主题。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时先指出该诗使用的表达技巧以及其作用,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说明。
“祷雨无嫌得雨迟,田苗犹是发生时。”意思是:祈祷求雨不要嫌我迟缓,因为此时正是春耕播种的季节。这两句诗写方伯向农民求雨的情景。“祷”意为请求,“嫌”指不悦。“祷雨”即求祈下雨。这里用“无嫌”二字,既表明了方伯为农民的疾苦而焦急的心情,也表现了他急迫希望雨水到来的心情;“方伯”指地方官。这两句诗写出了在农事季节里,方伯急于求祈降雨的情景。“田苗犹是发生时”,意谓田野上禾苗生长得还正旺盛,春天播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犹”表示还有。“发生”是指发芽生长。这两句写出了在农事季节里,方伯急于求祈降雨的情景。“祷雨”即求祈下雨。“发生”是指发芽生长。“犹”表示还有。“发生”是指发芽生长。这句诗写出了在农事季节里,方伯急于求祈降雨的情景。“方伯”指地方官。这两句写出了在农事季节里。方伯急于求祈降雨的情景。
“分明听得舆人颂,方伯忧民天地知。”意思是:清晰地听到百姓称赞的声音,方伯担忧百姓的疾苦,天下的人都知道。“舆人”指老百姓。“颂”指称颂。这两句诗写出了方伯在祈求降雨的同时,听到老百姓的称赞之声,表达了他为民请命的心愿,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对民生的忧虑。“分明”是指清晰,“舆人”指百姓。“颂”指称颂。这两句写出了方伯在祈求降雨的同时,听到老百姓的称赞之声,表达了他为民请命的心愿,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对民生的忧虑。
【答案】
译文:
祈祷求雨不嫌弃我求雨迟缓,田地里的庄稼还在生长时节。
清晰地听到百姓称赞的声音,方伯担忧百姓的疾苦,天下的人都知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陈方伯在祈雨过程中的所做所为,表达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首句“祷雨无嫌得雨迟”,点出诗人祈雨的目的,即盼望降雨,但并不责怪自己求雨之慢,而是把责任归咎于自然条件。次句进一步描绘了农民在等待久雨的情景,突出了农民对及时降雨的迫切心情。“田苗犹是发生时”,写农民们正在忙于春耕春播。“方伯忧民天地知”,写诗人因担心农民的疾苦,而将这种忧心忡忡之情表露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分明听得舆人颂,方伯忧民天地知”,以百姓之口说出,更加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全诗语言质朴平实,风格朴实无华,但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给人以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