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萼相辉玳瑁筵,西风沉醉菊花天。
友于不尽殷勤意,更把高吟付锦笺。
【注释】
世殿下:指唐代宰相裴度的第三子,名植。厥弟:他的同母弟弟。襄阴府:在河南开封,是宰相裴度的府邸。诗为谢属余和之乃作一绝: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自题其题为”一绝”。相辉:互相映照。玳瑁筵:指用玳瑁装饰的筵席。西风:这里指秋天的凉风。尽:尽情、尽情地。殷勤意:深厚的情意。高吟:大声朗诵诗文,这里指写诗。付锦笺:把诗交给锦缎做成的书信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好友裴度的一首诗。裴度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谏,深得唐穆宗的赏识与重用。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二年),时值秋季,洛阳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到了,裴度到襄阴府去赏菊饮酒。这时,白居易也从长安来到洛阳。一日,两人在一起品茗赏菊,白居易见裴度兴致很高,就写了一首小诗赠给他,裴度非常高兴,于是请他再续前作。白居易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他深厚的友情。
首句“棣萼相辉”四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图景。画中画的是一棵棠树,枝叶扶疏,繁茂茂盛,两两相对,犹如兄弟一般。“相辉”二字,写出了两棵树枝叶交错、相互映照的景象;“玳瑁筵”三字,则写出了宴会所用的酒席是用玳瑁装饰的,极显富贵气派。这两句诗,以物象传神,既绘出了宴会豪华富丽的场景,又烘托出了主人高雅的情趣,同时暗寓了主人与宾客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颔联“西风沉醉菊花天”,进一步刻画了宴会的气氛。“西风”一词,不仅点出了宴会是在秋天举行的,而且还渲染出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使人仿佛感到秋风吹过枝头,落英缤纷,一片凋零之状。“醉”在这里是形容词,意思是说,宴会的气氛热烈非凡,以至于人们完全沉浸在欢愉之中,连时间都忘记了流逝,连秋天都已经过去了。这一联诗写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体验,令人回味无穷。
颈联“友于不尽殷勤意,更把高吟付锦笺”,是全诗的高潮。“友于”二字,既是对“棣萼”二句的补充说明,又是对“西风”一句的解释,意思是说,这两位高贵的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他们彼此关怀备至,无所不谈,无所不谈。而“殷勤意”三字,既写出了两位朋友之间的热情好客之情,又写出了他们在宴会上的豪迈洒脱。最后一句“高吟付锦笺”,则是说,他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佳肴,一边吟咏着诗词歌赋,真是快哉!这最后一句诗,将前面所描绘的热闹场面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将两位朋友之间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豪华热闹的宴会场景以及两位高贵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它既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具有优美的艺术形式,堪称是一首成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