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至授寒服,蟪蛄夕鸣悲。
兰蕙虽可怀,将同秋草萎。
盛年不再至,物色桑榆时。
愁心将何愬,坐叹葑菲诗。
眷言怀君子,感结伤心脾。
人事多错迕,中心君讵知。
注释:
风至授寒服,蟪蛄夕鸣悲。
兰蕙虽可怀,将同秋草萎。
盛年不再至,物色桑榆时。
愁心将何愬,坐叹葑菲诗。
眷言怀君子,感结伤心脾。
人事多错迕,中心君讵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风至授寒服,蟪蛄夕鸣悲。”意思是说,当秋风到来之时,人们纷纷换上寒冷的衣物,而蟪蛄在傍晚时分也发出了悲切的鸣声。这两句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颔联:“兰蕙虽可怀,将同秋草萎。”意思是说,虽然人们常常怀念兰花和蕙草(象征着高尚品质),但它们最终还是会像秋草一样凋零枯萎。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生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主题。
颈联:“盛年不再至,物色桑榆时。”意思是说,青春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人的一生也如同夕阳西下一般。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尾联:“愁心将何愬,坐叹葑菲诗。”意思是说,心中的忧愁无法诉说,只能感叹那些平庸琐碎之事的诗句而已。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末联:“眷言怀君子,感结伤心脾。”意思是说,我常常怀念那些品德高尚的朋友,他们的友谊让我深受感动,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忧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友情珍贵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