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西去路,消息几回闻。
地僻难逢雁,天长只见云。
白蘋悲楚客,班竹怨湘君。
宋玉哀师意,空传九辩文。

【注释】

得五清先生:得见五清先生。五清先生,指唐五清先生刘蜕。

客澧州:在澧州做官。客,寄居、任职。

怅然有怀:惆怅地有所感怀。怅,失意而忧思。

六首:指本诗共有六段。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西去路,即通往西去的路。

楚客:指屈原。

班竹:指湘妃竹(湘妃竹又名斑竹),传说舜死于苍梧,二妃追至湘江,泪洒江中,遂为斑竹。

九辩:相传《楚辞》中有九篇辞说,称“九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澧州任职期间作的。诗人因见洞庭湖水清澈明净而想起远谪的屈原,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不重用贤才、疏远屈原的不满。

开头两句写洞庭湖水澄澈,而自己却远离家乡。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美景和自己的心情。

第三句写自己身处偏僻之地,难以见到大雁。大雁常常飞过洞庭湖,所以这里借指自己的处境。

第四句写自己身在偏远之地,只能看到天边的云彩,无法见到故乡的亲人。这句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第五句以楚客悲白蘋、班竹怨湘君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屈原的怀念之情。白蘋和班竹都是楚辞中的典故,屈原曾以白蘋和班竹自喻。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借用宋玉哀师意、空传九辩文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朝廷不重用贤才、疏远屈原的不满。宋玉是屈原的好友,曾经向楚王进言,但没有得到采纳。这里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朝廷不重用贤才、疏远屈原的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