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捣衣,月白秋绕屋。
东家红泪妾,凄凄灭余烛。
闲阶堕橡栗,野鼠走簌簌。
风吹断梦来,竟夕不能续。
衰鬓伴寒砧,霜花写心曲。

【注释】

秋怀:即《秋怀二首》,作者有两首,其一为李白所作;其二为杜甫所作。

枕上:指睡觉时。闻:听。捣衣:古代妇女的一种劳动,用杵捣白米,使结成的布帛可以缝制衣物。东家:这里指诗人所怀念的人。凄凄:悲伤的样子。灭:熄。橡(xiàng)栗:落叶,俗称橡子。走簌簌:落满台阶。

霜花:霜冻后凝结在植物上的冰晶。

【赏析】

《秋怀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此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当时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这首诗以写景起兴,抒写了对东家女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两句“枕上闻捣衣,月白秋绕屋”,写诗人夜深人静时听到邻居在捣衣的声音,月光洒满了屋子,这声音和月色相映成趣。“捣衣”,指女子洗衣缝衣的动作,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也是男女爱情的象征。这句诗把一个孤寂的女子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产生遐想。

“东家红泪妾,凄凄灭余烛”。诗人通过“红泪”这个比喻,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哀愁。“凄凄”,形容其哀愁之深,也暗含其思念之情。而“灭余烛”则更加突出了女子的孤独与寂寞。

“闲阶堕橡栗,野鼠走簌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闲适的台阶上落下了橡子,野鼠在四处乱跑。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凄凉和不安。

最后两句“风吹断梦来,竟夕不能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他梦见自己与她在一起欢度时光,但当风声吹来,梦境突然中断。这句诗既表现了思念的深切,又表现了无奈的心情。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生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