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泻飞泉,长松间修竹。
茫茫浦光净,遥岑翠如沐。
林扉静半掩,水槛萦六曲。
送客出衡门,扁舟荡空绿。

【注】石壁:石壁。修竹:长青的竹子。遥岑:远处的山峦。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全诗以“石壁”“飞泉”“长松”“修竹”等景物为线索,勾勒出一幅水墨山水画,充满了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

首句“石壁泻飞泉”,描绘的是瀑布直泻于石壁之上的景象。诗人通过“泻”这个动词,将瀑布飞流直下、奔腾不息的动态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次句“长松间修竹”,则是对瀑布周围环境的具体描绘。长松翠绿挺拔,修竹青翠欲滴,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间”这个字,使得这幅画面既显得和谐又充满诗意。

诗人的视线被引向远处。“茫茫浦光净,遥岑翠如沐”,“茫茫”形容水面辽阔无垠,“浦光”则指波光粼粼的水色,“遥岑”则是指远方的山峰。这三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远山含翠、碧水荡漾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注】林扉:指山林间的门户。静半掩:指门扉半掩着,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赏析】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幽深。诗人以“静半掩”来形容门户,既表达了其半开的状态,也暗示了其内部世界的神秘与宁静。这种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水槛萦六曲,送客出衡门”,诗人将视角转向水边的栏杆,描绘了栏杆曲折回环、宛如迷宫的景象。而“送客出衡门”则是对送别情景的描述。这里的“衡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低矮的门,常用于文人雅士的住所。诗人通过这两句话,巧妙地将送别之情融入其中,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