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沙中亦浪谋,圯桥一变运机筹。
岂因汉帝扶炎祚,正为韩王报世仇。
储嗣真凭紫芝曲,神仙假托赤松游。
熟知名就身还辱,故尔封侯只愿留。

诗句释义

1 博浪沙中亦浪谋:描述的是秦始皇在博浪沙的一次暗杀行动。博浪沙,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附近。这里指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47年的一次政治阴谋——他派遣刺客刺杀了韩国的宰相,企图削弱其国力。

  1. 圯桥一变运机筹:圯桥是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与刘邦有关。刘邦曾经通过这个桥梁时,得到了张良的帮助和建议。这里的“运机筹”意味着使用策略、智慧或机遇来改变局面。

  2. 岂因汉帝扶炎祚:这里的“炎祚”指的是秦朝的统治,而“汉帝”指的是汉朝的创始人刘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始皇并非单纯因为汉帝(即刘邦)扶持秦朝的皇位,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3. 正为韩王报世仇:韩王是指韩国的国王。这句话表明,秦始皇的行动不仅仅是对刘邦的个人恩怨,而是有更大的政治目的或战略考量。

  4. 储嗣真凭紫芝曲:紫芝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常被用作象征长寿和高洁。这句话可能意味着秦始皇认为自己能够凭借这种仙草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即通过继承皇位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5. 神仙假托赤松游:赤松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常常被描绘为长生不老的形象。这句话可能是在说秦始皇认为自己能够借助于这样的仙人之力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6. 熟知名就身还辱: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讽刺意味,意思是说,尽管名声显赫,最终却可能遭遇不幸或屈辱。这可能是对秦始皇晚年统治失败的一种评价。

  7. 故尔封侯只愿留:这里的“故尔”可以理解为因此,“封侯”指被封为侯王,享受特权。这一句可能意味着秦始皇虽然获得了封侯的荣耀,但内心并不满足,希望保持现状,不愿意离去。

翻译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的政治活动、野心及最终结局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统治者形象。诗中涉及的暗杀、政变、策略和政治斗争等元素,反映了秦朝末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及其政策的描述,展示了一个充满阴谋和争斗的历史场景。诗人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语言,将秦始皇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