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匆匆敢计程,微躯辛苦为苍生。
雨寒转觉篮舆重,月黑全凭火炬明。
路转松林多虎迹,夜投茅屋少鸡声。
五更又过清风岭,不费推敲句已成。
夜回三界
官事匆匆敢计程,微躯辛苦为苍生。
雨寒转觉篮舆重,月黑全凭火炬明。
路转松林多虎迹,夜投茅屋少鸡声。
五更又过清风岭,不费推敲句已成。
译文:
深夜归程,公务繁忙,不敢估算距离。身体疲惫,只为百姓奔波。雨水寒冷,感觉篮车沉重;月光昏暗,全靠火炬照亮前行。山路曲折,松林中有许多虎迹;夜晚投宿,听到的只有鸡鸣声较少。天快亮了,又经过清风岭,无需再推敲诗句,已经写成。
注释:
官事匆匆:指忙于处理政务的事情。
微躯辛苦:形容自己的身体非常劳累。
苍生:泛指百姓。
雨寒转觉:雨天寒冷,感觉更为明显。
转觉: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感到。
篮舆重:用篮子装着的车很重。
月黑全凭:在黑暗中全靠手电筒照明。
路转松林多虎迹:山路弯曲,穿过松林时有很多老虎留下的痕迹。
夜投茅屋少鸡声:晚上投宿在没有鸡叫声的茅屋里。
五更又过清风岭:凌晨五更时又经过了清风岭。
清风岭:地名,位于某处山岭上。
不费推敲句已成:无须再进行反复思考和推敲,诗句已经形成。
推敲:反复斟酌,修改诗文,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夜泊水驿》的开头部分,描绘了作者深夜回家途中的所见所感。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职责的执着追求。诗中的“官事匆匆敢计程”、“微躯辛苦为苍生”等句子表达了作者为了国家和百姓而不得不承受的压力和艰辛;而“雨寒转觉篮舆重”则描绘了雨夜行车的艰苦,体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怀;“路转松林多虎迹”则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危险,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五更又过清风岭”,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琐事的淡然,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