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寿堂前三老图,画师落笔擅江湖。
即看生面云为气,尽是高年雪满须。
洛社诸公今在否,香山盛事近来无。
松傍侍立衣冠者,亦是人间寄傲夫。
【题解】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三老图”为题,赞颂了画师高妙的技艺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崇寿堂前三老图,画师落笔擅江湖。
即看生面云为气,尽是高年雪满须。
洛社诸公今在否,香山盛事近来无。
松傍侍立衣冠者,亦是人间寄傲夫。
【注释】崇寿堂:唐玄宗所建。三老:指唐代三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人。落笔:指画家落笔挥毫。擅江湖:指有很高的造诣。生面:新面貌。云为气:指云彩仿佛有气。高年:指年迈的老人。洛社:指洛阳名士团体。香山:指长安名士团体。松傍侍立:指松树旁边站立着的衣冠者。寄傲:指寄傲山林。【赏析】此诗赞美了三老图。首句点出画中三老,次句赞美画师,第三句赞扬画意,第四句感叹时光流逝,第五句感慨世事沧桑,末句则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句写三老图中的人物。三老图中人物众多,但最显眼的却是那三位白发苍苍的长者。他们就是唐玄宗时著名的三位隐士:赵蕤、张志和、孙登(一作张果)。这三人都因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隐居江湖,故称三老。
第二句赞美画师。画师落笔之后,就使三老者栩栩如生,似乎连他们身上的云彩也有了生气,他们的胡须也洁白如雪。这既是赞美画师的高超技艺,也是赞叹三老者的高风亮节。
第三句是对画意的进一步肯定。画中的云彩仿佛有气,三老者的胡须洁白如雪,都表现了他们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第四句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沧桑。诗人看到这幅画不禁想到,如今洛阳城里的那些名士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而当年那些风流才俊的长安名士们也早已消失殆尽了。时间过得太快啊!
第五句感慨世事沧桑,世事变迁,人事全非。
最后一句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松树下,那些穿着官服的人,他们都是些沽名钓誉之徒,他们虽然也像三老者一样有着高尚的节操,但他们却无法真正地寄情山水,只能虚度年华。诗人对这种人既感到惋惜又感到愤慨,因此他决心远离官场,寄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