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三十六将军,谁似安东第一勋。
练卒旧谙蛇鸟阵,斩关新殄虎狼群。
金城列镇频纡策,玉帐巡行竟解纷。
笳鼓五更传落月,旌旗千里卷归云。
孙吴自古虽论武,贾邓从今但讲文。
樽俎折冲兵愈奋,河山带砺劵还分。
虽居鼎鼐崇儒士,解使儿童识相君。
名动虎闱风肃肃,恩流凤诏水沄沄。
营屯细柳连春色,山转乌龙对夕曛。
万里守边严号令,三农在野乐耕耘。
门延申白衣冠盛,座引邹枚礼数勤。
诗句赓歌情缱绻,香炉宴寝昼氤氲。
不才曾辱封书召,多病空劳使者闻。
满拟布衣甘杞菊,岂期金屋到玄纁。
路从薇省朝天上,舟过桐江泊水濆。
知已感深无以报,谩凭长律颂清芬。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投李右辖十六韵
注释:这是诗人写给李商隐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李商隐的敬仰之情。
汉家三十六将军,谁似安东第一勋
注释:汉朝有三十六位将军,但谁能比得上安东侯卫青的功勋呢?这里的“卫青”是指西汉时期的名将卫青,他曾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建立了赫赫战功。
练卒旧谙蛇鸟阵,斩关新殄虎狼群
注释:经过训练的士兵熟知蛇形、鸟状等奇阵,斩杀关隘上的敌军如同消灭野兽一样。这里的“蛇鸟阵”是一种古代的战术阵型,旨在迷惑敌人,让敌人陷入混乱。
金城列镇频纡策,玉帐巡行竟解纷
注释:金州、西安等地都是战略重地,频频运用策略,而玉帐巡行则是为了解决纷争。这里的“金城”指的是金州,“玉帐”指的是皇帝的帐篷,巡行则是巡视各地。
笳鼓五更传落月,旌旗千里卷归云
注释:夜晚,士兵们吹响笳鼓,传递着月亮的光芒;旌旗飘扬,卷起了归家的云彩。这里的“笳鼓”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落月”指的是月亮落下,“旌旗”指的是旗帜。
孙吴自古虽论武,贾邓从今但讲文
注释:孙吴(孙权和周瑜)虽然以军事著称,但贾诩和邓禹却以文化闻名。这里的“孙吴”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力量,“贾邓”分别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贾诩和邓禹。
樽俎折冲兵愈奋,河山带砺劵还分
注释:酒宴桌上的辩论使得士兵更加奋勇,黄河之滨的山河也见证了忠诚与坚定。这里的“樽俎”指的是酒宴,“折冲”指的是辩论,“河山”指的是黄河之滨的山河,“带砺”是指磨刀石上磨出的刀剑,“劵”指的是契约,“分”指的是区分。
虽居鼎鼐崇儒士,解使儿童识相君
注释:虽然身处朝廷之中,但我推崇儒家思想,希望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理解这些道理。这里的“鼎鼐”指的是朝廷,“崇儒士”指的是推崇儒家思想,“相君”指的是君王。
名动虎闱风肃肃,恩流凤诏水沄沄
注释:名声震动了皇宫,气氛庄重肃穆;恩泽流传如凤凰的诏书,波澜不惊,如水般流畅。这里的“虎闱”指的是皇宫,“凤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
营屯细柳连春色,山转乌龙对夕曛
注释:军营中的细柳连成一片春天的景象,山峦中似乎有一条乌龙正在夕阳下盘旋。这里的“细柳”指的是军营里的士兵,“连春色”指的是春天的景象,“乌龙”指的是山中的龙。
万里守边严号令,三农在野乐耕耘
注释:我身在遥远的边疆坚守岗位,严格遵循号令;而在家乡的田野上,农民们也在愉快地耕作。这里的“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边疆,“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门延申白衣冠盛,座引邹枚礼数勤
注释:门前迎来的是穿着官服的官员和士绅,座位上引导的是邹阳、枚乘这样的才子,他们恭敬有礼。这里的“申白”指的是穿着官服的官员,“邹枚”指的是邹阳和枚乘这两位才子。
诗句赓歌情缱绻,香炉宴寝昼氤氲
注释:诗歌不断唱着,情感真挚缠绵;香气弥漫的香炉旁,宴会结束进入梦乡。这里的“赓歌”指的是诗歌不断唱着,“香炉”指的是香炉里的香火袅袅升起。
不才曾辱封书召,多病空劳使者闻
注释:我自愧不如,曾经受到过书信的召见,但现在却因病无法前往;即使如此,我也感到荣幸因为使者的召唤而来。这里的“不才”指的是自己自谦才能不足,“辱”指的是受辱,“封书召”指的是书信召见,“使者闻”指的是使者传达消息。
满拟布衣甘杞菊,岂期金屋到玄纁
注释:我本以为自己能像普通百姓一样过着淡泊的生活,甘于食用枸杞和菊花;然而现在却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金屋和玄纁的赏赐。这里的“布衣”指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杞菊”指的是枸杞和菊花,“金屋”指的是华丽的宫殿,“玄纁”指的是珍贵的丝织品。
路从薇省朝天上,舟过桐江泊水濆
注释:我从小路经过紫禁城的西门去往天空之上;船只经过桐江,停靠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里的“薇省”指的是紫禁城的西门,“天上”指的是天空之上,“桐江”指的是桐江河流。
知已感深无以报,谩凭长律颂清芬
注释:我深深感激您的知遇之恩却没有合适的方式来回报您,只好通过这首长律来赞美您那高尚的品德。这里的“知已”指的是知遇自己的人,“清芬”指的是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