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交游总俊髦,多君才调独风骚。
蜀都巧织千机锦,巫峡雄翻二月涛。
心入阴何诗窟远,名登李杜将坛高。
虽承紫诏终辞禄,若赋丹墀定夺袍。
行李清秋逢县署,杖藜薄暮过林皋。
金盘屡出银丝鲙,翠瓮新开玉色醪。
醉后脱巾犹举爵,狂来秉烛更挥毫。
孙阳颇解知天马,欧冶偏能试宝刀。
莫作后尘工语丽,要追前辈拟心劳。
吟残春草看衣线,添取晨霜上鬓毛。
百里去程山岌岌,双溪归兴水滔滔。
元龙楼上凭斜月,深夜怀人首重搔。

【注释】

1.十二韵:唐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八句,共十二句。

2.眼交游:意指在眼力、眼光、眼界等方面相互交往的人。

3.才调:才能和文才。

4.蜀都:指四川成都。巧织:善于纺织。锦:一种美丽的丝织品。

5.巫峡雄翻:形容长江三峡的壮阔与雄伟。

6.阴何:即屈原,《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里借以自比。

7.李杜:李白和杜甫,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被尊称为“诗圣”。将坛:高官显爵。

8.紫诏:帝王的命令或诏书。终辞禄:始终拒绝做官,辞别官职。

9.丹墀:宫廷前的广场或庭院,也比喻朝廷。夺袍:夺取权力。

10.行李清秋逢县署:旅途中在秋天遇到县衙。

11.杖藜:手执拐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茎可食。过林皋:经过树林。

12.金盘:古代的一种器皿,用金属制成,形似盘。银丝鲙:用银丝做成的鱼肴。

13.翠瓮:绿色的瓶子,用来装酒。玉色醪:白玉色的酒。

14.醉后脱巾犹举爵:喝醉了酒以后还举杯饮酒。

15.狂来秉烛更挥毫:酒醉之后,手持蜡烛继续挥笔作诗。

16.孙阳: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人,懂得相马术,善于识别千里马。

17.欧冶: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人,善于铸剑,被称为“剑圣”。

18.莫作后尘工语丽,要追前辈拟心劳:不要学那些只会说漂亮话而不实际的人,应该学习前辈们的用心去努力。

19.吟残春草看衣线,添取晨霜上鬓毛:写完了春天的诗句,看到衣上的针脚就想到春天的离去;早晨的露水凝结在鬓发上,就像白发一样。

20.百里去程山岌岌:离开百里的地方,山路崎岖不平。

21.双溪归兴水滔滔:回到故乡时,看到家乡的河水奔流不息,激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2.元龙楼上凭斜月,深夜怀人首重搔:元龙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深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忍不住用手抚摸头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景象以及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

第一段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成都相遇的场景,强调了他们的才华和风采。诗人通过描绘他们在成都的繁华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才情出众和风度翩翩。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和朋友们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尊敬。

第二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成都的美好生活。诗人通过描绘成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们对成都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互助,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

第三段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他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第四段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颂扬。诗人通过描绘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他们之间的互助和关爱,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和感恩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颂扬,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友情的表达和赞美,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