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承四载,胼胝事洪流。
龟文自天锡,大法列九畴。
皇极居其中,锡福为民休。
商辛既不极,姬政日以修。
殷勤访箕子,彝伦为咨诹。
至哉君子心,传道非臣周。

诗名: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一

夏日炽烈,炎炎暑气笼罩大地。

夏后继位,肩负四载的重任,辛勤治理洪流。

胼胝(pián zhī)劳瘁,形容其劳作之辛苦。事洪流,意指治理国事如同治理滔滔洪水一般,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耐心。

“龟文”即龟甲上的纹理,象征着天赐的宝贵之物。自天锡,意为自然赐予。大法,指的是国家统治的根本原则与法则。列九畴,暗示着国家的法制体系完备,涵盖了治国理政的主要方面。

皇极,古代帝王用以表示天下秩序的至高无上之理。居其中,表明这些原则深植于国家的核心。锡福,赐予福气,为民休,意味着通过这些原则,国家得以安定繁荣,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商辛、姬政分别代指商朝末代君主和周朝初年的政治清明。商辛既不极,意指商朝末代君主未能妥善治理,导致国运衰微;姬政日以修,意味着周朝初期君王逐渐恢复并完善了国家治理。

箕子,传说中的殷纣王的谋士,曾因直言进谏而被囚禁。殷勤访箕子,表达了对贤臣的敬重以及对治国之道的不断探索。彝伦为咨诹,彝伦,即传统的礼法和伦理。谘诹,意为咨询讨论。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治国理念的重视和对贤臣智慧的渴求。

至哉君子心,表达了对于贤明统治者的赞扬,以及他们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卓越能力;非臣周,强调了领导者应超越普通臣子,承担起更为宏大的责任。

此篇诗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商周时期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状况。通过对国家治理原则的描述,体现了对理想政治制度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反映了对前人智慧的尊重及对后世的期许。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含义深远,既反映了古人对国家治理的认识,也展现了他们对道德和政治理想的追求。

赏析:

李昱的《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历史画卷。在这首诗中,李昱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风貌,不仅展示了各个朝代的特点,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国家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