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从事真文儒,乃是丹山九苞之凤雏。春风葳蕤开玉树,明月皎洁涵冰壶。
伊昔跨马游京都,翩翩彩服亲庭趋。太常博士众所敬,仪表自与常人殊。
呜呼耆旧今已无,空馀故宅临东湖。嗟余避地颇相近,不得再见成长吁。
山中六月火云热,多君为我来肩舆。衣冠如睹太常面,令我旧事怀姑胥。
呼儿出为佳客拜,遣仆往问香醪沽。黄鸡啄黍或可饷,青韭剪雨时堪须。
夜深秉烛忘梦寐,脱巾且挂长松株。酒酣慷慨肝胆露,驾言欲问青云途。
飘然挂席上北斗,海涛日出扶金乌。觚棱翘首天咫尺,五云深处陈嘉谟。
先公馀泽犹未已,青毡故物还须臾。青毡故物还须臾,此行善保千金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送胡季诚北游》。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第1-2句:杭州从事真文儒,乃是丹山九苞之凤雏。春风葳蕤开玉树,明月皎洁涵冰壶。

注释: 杭州从事:在杭州任职的官员。真文儒:真实的文化人。丹山九苞:指凤凰栖息的丹阳山有九个山苞(即山峰)。凤雏:比喻有才能的人。葳蕤(wēi rí):形容草木茂盛或花朵盛开的样子。玉树:比喻才貌出众的人。

赏析: 此句通过描写杭州从事真文儒的才华横溢和外貌俊朗来赞美他的文采飞扬和风度翩翩。

第3-4句:伊昔跨马游京都,翩翩彩服亲庭趋。太常博士众所敬,仪表自与常人殊。

注释: 伊昔:以前。跨马游京都:骑马游览京都。翩翩彩服:穿着华丽的服装。亲庭趋:亲自向朝廷进献。太常博士:古代官职名,此处借指文人雅士。众所敬:受到众人敬重。

赏析: 此句回忆了胡季诚曾经骑马游历京都、身穿华丽服饰并受到众人敬重的情景。表达了对他过去辉煌经历的怀念。

第5-8句:呜呼耆旧今已无,空馀故宅临东湖。嗟余避地颇相近,不得再见成长吁。

注释: 呜呼耆旧:感叹年岁已高的朋友已经去世。耆旧:年长而有声望的人。空馀故宅: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嗟:表示叹息。避地:躲避战乱的地方。长吁:长声叹息。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已故老友的悼念,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因战乱而四处流离失所的无奈。

第9-10句:山中六月火云热,多君为我来肩舆。衣冠如睹太常面,令我旧事怀姑胥。

注释: 山中:指隐居之地。六月:夏季。火云热:形容天气炎热。肩舆:手推的轿子。衣冠:指人的衣着。太常:古代官职名,此处泛指官员。怀姑胥:怀念姑苏古城。姑胥:古地名,这里借指苏州。

赏析: 此句描绘了胡季诚隐居山林时的场景,以及他身着官服时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勾起了诗人对姑苏古城的回忆。

第11-13句:呼儿出为佳客拜,遣仆往问香醪沽。黄鸡啄黍或可饷,青韭剪雨时堪须。

注释: 呼儿:呼唤儿子出来。佳客:好客人。拜:行礼。香醪(láo):美酒。黄鸡:小公鸡。啄黍:用嘴啄取谷物。剪雨:切分雨水。时堪:有时可以。

赏析: 此句展现了胡季诚邀请客人共饮的美酒佳肴,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食的喜爱。

第14-16句:夜深秉烛忘梦寐,脱巾且挂长松株。酒酣慷慨肝胆露,驾言欲问青云途。

注释: 夜深:深夜。秉烛:拿着蜡烛。忘梦寐:忘记了梦境。脱巾:解掉头巾。长松株:长在松树上的植物。酒酣慷慨:喝得痛快淋漓。肝胆露:敞开心扉毫无保留。驾言:直言。青云途:高远的前程。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饮酒畅谈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前途的乐观态度。

第17-19句:飘然挂席上北斗,海涛日出扶金乌。觚棱翘首天咫尺,五云深处陈嘉谟。

注释: 飘然挂席:比喻超然物外。北斗:北斗七星,古人常用来比喻官位或地位。海涛日出:海上日出的景象。觚棱翘首:形容仰望天空的神态。天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五云:五种颜色的云彩,常用来比喻仙境或福地。陈嘉谟:展示计谋或策略。

赏析: 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象征诗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第20-21句:先公馀泽犹未已,青毡故物还须臾。此行善保千金躯,毋为吴越相攻伐。

注释: 先公:指的是前代的先祖或先父的功绩尚未完成。馀泽:遗留下来的恩泽。青毡:古代一种草本植物的茎皮,此处借指贵重之物。还须臾:还有片刻的时间或机会。行:这次旅行或行动。善保身体: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毋为吴越相攻伐:请不要让吴越两国互相攻打破坏和平。

赏析: 此句强调了先祖留给后人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提醒诗人在这次旅行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胡季诚的风采和诗人对其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融。通过对诗句的逐一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