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
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
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
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
【注释】
乙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古人以是夜月圆如盘为中秋之象。系缆迈流光:把船系好,让时光流逝。婵媛:指月亮。留滞:滞留。瑶采:美玉。度:飞过。河汉:银河,指天上的银河。曲:弯。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四年中秋之夜。作者在船上遥望明月,想到与家人分离,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全词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富有哲理。
首句“一从系缆迈流光”,意思是说,自从我把船系住,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一句既点明了词人是在中秋节这天夜里登舟的,同时又表明他的心情是悠闲自在的。接下来,词人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再见高楼满月凉。”“再见”两字,说明词人已多次见到过月亮了,但今夜又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月亮。这一句既写出了月光之美,又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下片开始,词人写道:“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这里的“婵媛”是指月亮,因为月亮的形状像弯弓,所以叫婵媛。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我总是思念家乡,所以今晚的月亮特别地明亮。同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滞留在他乡。这句话既表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词人写道:“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这里的“草露”指的是露水,“藤烟”则是指蔓生的植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月光皎洁,但草上的露水却显得有些冷清;而蔓生的藤上,缭绕的烟雾也显得有些微弱。这句诗一方面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最后两句:“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这里的“行色”是指船只行驶的方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打算顺着河流的弯曲方向前进,等待看到月亮穿过云层后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瑶采”指的是月亮,而“度微茫”则是指月亮穿过云层之后的情景。这句诗既表达了词人的期待之情,又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词人高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