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花红破梦似相怜,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
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

《虞美人·春晚》赏析

陈世祥在《虞美人·春晚》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自身的情感。诗中写道,“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春天的到来,本应是喜悦和希望的象征,然而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倍感凄凉,这种对比更显得诗人心境之深。

“花红破梦似相怜,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诗人联想到自己的衰老,花的美丽短暂如同人的易老,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巧妙地表达了人生的悲怆与无奈。

“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双莺,即鸳鸯,常喻夫妻或恋人。诗人用鸳鸯比喻自己与亲人的关系,表达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结束预示着别离的临近,增加了诗歌的哀愁色彩。

“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诗人以飘零的杨花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四处为家的孤独与无助。这里的“落天涯”更是强调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与挫败感。

《虞美人·春晚》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一篇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沉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