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结游窝怕近城,云峰窈窕阻人行。
草堂一力资谁送,桤木三年树自成。
地吉不妨分佛界,山空亦好发书声。
无心富贵知杨素,还恐骅骝入谷鸣。
诗句解析:
远结游窝怕近城,云峰窈窕阻人行。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远离城市的舒适环境,选择在风景如画的南峰建屋隐居的愿望,但因为云雾缭绕的山峰阻挡了道路,使得他难以接近。草堂一力资谁送,桤木三年树自成。
这里提到了“草堂”,可能是指一种简陋但充满自然气息的居所。而“桤木”是一种生长快速的树木,用“三年树自成”来形容其快速成长,暗示着这种树木能够独立成林,无需人工照料。地吉不妨分佛界,山空亦好发书声。
这里的“地吉”可能指的是风水宝地,适合建立佛教修行之地。而“山空”则意味着山林空旷,适合吟诗作赋,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无心富贵知杨素,还恐骅骝入谷鸣。
“杨素”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杨素,他因无心追求富贵而闻名。这里用“还恐骅骝入谷鸣”表达了诗人对于骏马奔驰于山谷中的担忧,担心其发出的声响会打扰到静谧的自然和隐居的生活。
译文:
在遥远的郊外,避开城市的喧嚣,我们选择了南峰的一块土地建造我们的家园,但云雾缭绕,使得我们无法轻易接近。草堂虽简单,但我们却倾尽全力将它建成,希望它能够在自然中茁壮成长。这片风水宝地适宜修行,山林清幽,正是吟诗作赋的好去处。然而,我们并不追求财富和名利,知道历史上的杨素也是如此。我们担心的是,那些骏马一旦奔跑过,可能会惊扰山林间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景。通过描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展现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杨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清远脱俗的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山水之间,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