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淡原非食肉侯,圃翁种此托珍羞。
霜根下箸兼糜烂,雨叶堆盘荐齿柔。
买去固多求益者,拔来应少为人谋。
世间至味君何识,三九常充日不忧。
“嗜淡原非食肉侯,圃翁种此托珍羞。霜根下箸兼糜烂,雨叶堆盘荐齿柔”
诗句中的“嗜淡”,意味着喜爱清淡,并非追求奢华和美味,这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吻合。“圃翁种此托珍羞”,描述了一个园艺师种植蔬菜的情景,将蔬菜视作珍贵之物来栽培,这体现了对食物的珍视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霜根下箸兼糜烂”,通过霜冻的根茎在筷子下变得糜烂,形象地描绘了蔬菜的口感与质地。“雨叶堆盘荐齿柔”,则形容了雨后的叶子新鲜柔嫩,堆叠于盘中,为味蕾带来了愉悦的体验。
“买去固多求益者,拔来应少为人谋”,这两句反映了市场上人们对这些蔬菜的需求与动机。购买的人可能是出于求取更多利益的目的,而农民或菜农拔取时则是为了自给自足,不必过分考虑他人的利益。
“世间至味君何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真正的美味往往不被人理解,只有那些懂得欣赏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三九常充日不忧”,则是说即使在严寒的日子里,只要有蔬菜供应,人们也不必担心饮食问题,因为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和满足感。
《菜庵》不仅是一首描写蔬菜的诗歌,更是对自然、劳动、生活美学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沈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赋予了这首小诗以丰富的内涵和不朽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