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迹遑遑楚水长,重华虽远未能忘。
鲁无君子斯当取,殷有仁人莫救亡。
鱼腹何胜载忧怨,凤笯终不蔽文章。
忠贞那得消磨尽,兰芷千年只自芳。

逐句释义:

逐迹遑遑楚水长,重华虽远未能忘。

屈原像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的后代,以忠诚和智慧著称于世。他生活在楚国被秦国侵略、国家危难之时,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他选择投江殉国。

鱼腹何胜载忧怨,凤笯终不蔽文章。

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崇敬。”鱼腹”指的是屈原投江自杀,而”凤笯”则是传说中的凤凰木,象征着高贵与荣耀。诗人认为,尽管屈原已经逝去多年,但他的精神和才华仍被世人所怀念,他的忠诚和智慧永远照亮着后人的道路。

忠贞那得消磨尽,兰芷千年只自芳。

这句诗强调了屈原的忠诚和坚定。诗人认为,即使时间流逝,屈原的忠诚和坚定也不会磨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进。同时,诗人也赞美了兰花和芷草的坚韧和芬芳,它们在历经千年的风霜后依然保持自己的品质,成为了永恒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忠诚、坚定、智慧和勇气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对屈原的形象塑造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真挚。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忠诚、坚定、智慧和勇气的理解和追求,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