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弗纳浊,方枘不纳圆。
简珠虽云宝,秽得名莫全。
临恩所不拜,戒饮惩盗泉。
志士无苟取,炳然昭性天。
诗句释义:
- 钟离意不拜赐张恢赃珠 - 钟离意不接受张恢的贿赂和赃物珠。
- 清川弗纳浊,方枘不纳圆 - 清澈的河流不会接纳浑浊的水,方形的榫头不会接受圆形的木材。
- 简珠虽云宝,秽得名莫全 - 即使是简单的玉石也被认为是珍贵的宝物,但如果被弄脏了,其价值也就没有了。
- 临恩所不拜,戒饮惩盗泉 - 在得到别人的恩惠时,不应当行跪拜之礼,而是要以此为戒,不要像盗泉一样贪婪地饮酒。
- 志士无苟取,炳然昭性天 - 有远大志向的士人不会苟且偷取,他们的行为光明磊落,彰显出天性的高尚。
译文:
钟离意拒绝接受张恢的贿赂和赃物珠。就像清澈的河水不会接纳浑浊的水一样,方形的榫头不会接受圆形的木材。即使是简单的玉石也被认为是珍贵的宝物,但如果被弄脏了,其价值也就没有了。在得到别人的恩惠时,不应当行跪拜之礼,而是要以此为戒,不要像盗泉一样贪婪地饮酒。有远大志向的士人不会苟且偷取,他们的行为光明磊落,彰显出天性的高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阐述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行为和态度。首先,“钟离意不拜赐张恢赃珠”展示了钟离意的清廉和正直,他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不义之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和原则。其次,“清川弗纳浊,方枘不纳圆”用自然界的规律比喻人的品行,指出只有纯洁无暇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接着,“简珠虽云宝,秽得名莫全”表达了即使是珍贵如珠玉的物品,一旦沾染污垢也会失去原有的价值。这一部分强调了保持个人名誉的重要性,以及不应因小失大的道理。
最后四句“临恩所不拜,戒饮惩盗泉”,“临恩所不拜”表明面对恩惠时,应该心存感激而不必过度谦卑,“戒饮惩盗泉”则以盗泉比喻贪图享受、放纵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部分强调了节制和自律的必要性,告诫人们要远离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后一句“志士无苟取,炳然昭性天”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强调有远大志向的士人不会苟且偷取,他们的行为光明磊落,彰显出天性的高尚。这里的“炳然昭性天”表达了士人追求光明正大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对品德高尚、廉洁自律之士的赞美,以及对贪欲、放纵生活的批评。它鼓励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格独立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