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
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
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
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
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王理之写六十小像

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

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

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

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

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注释:

  1. 王生(王理):指作者的友人王理。
  2. 精神熟: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3. 照写:照抄。
  4. 享福:享受幸福。
  5. 我:诗人自称。
  6. 竹:指竹子,这里用来象征清高的节操。
  7. 初及:达到。
  8. 飨世:享受世间。
  9. 浑无:全没有。
  10. 耽农:沉迷农业,这里指务农。
  11. 门:家门。
  12. 湖水:指家门前的水塘。
  13. 饥来读书不当饭:饥饿时读书,饭食都不够吃。
  14. 静里:安静的时候。
  15. 信天:相信天命。
  16. 茅屋、墙壁等破旧不堪。
  17. 郡守:地方长官。
  18. 私篇:指自己写的诗文。
  19. 尚书:古代中央政府高级官员的职称。
  20. 两浮尘:指书页上的尘埃。
  21. 是非非是都休辩:是非对错都不去分辨。
  22. 聊记:暂且记录。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以王生的精神饱满与自己的消瘦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忧虑。
    颔联“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颈联“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则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尾联“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则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