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只应风味与君同。
【题解】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诗人以菊花自喻,借菊花的品格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注释】①敷:通“扶”,扶持、扶养;②本:本来;③多病:指疾病缠身。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酬答之作。首联写菊,次联抒己,三联叙交,末联答友,全诗结构严谨,构思巧妙,语言清新自然。
起笔点明菊丛中的主人公。“先生”指菊,以菊自况,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深卧”二句写菊,用“曲几围屏”来衬托,突出其姿态之美。“杳窕”二字形容其幽雅秀美,而“通”字则写出其疏朗通透之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菊花的姿态,而且暗寓了人的品性。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我描述。诗人以菊花自比,说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但却能超然物外,不为尘世所动。然而,由于年老多病,他不得不忍受秋风的侵袭,因此才感到有些畏寒。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与菊花进行了比较,既突出了自己的清高品格,又展示了自己的无奈之情。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这句诗是说,自己的友情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炎凉,而自己的生活也要靠隐居来维持。这里的“交情”、“身计”都是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相过不嫌憔悴质,只应风味与君同。”是说,即使我不在,你也不会嫌弃我衰老憔悴,因为我和你一样都有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品质。这里诗人用典,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意在表明自己与菊花一样的高贵和纯洁。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己的清高品格和无奈之情,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