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风雨种竹
- 注释:在风雨中种植竹子。
- 译文:在这狂风暴雨中,我也种下了几根竹子。
-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 注释:石制的栏杆,沙子路上的雨声已经停止,只差几根竹子就能形成林荫。
- 译文:石头铺成的小桥,细软的沙路上雨已经停息了,只差几根竹子就能构成一道美丽的林荫。
-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 注释:土壤被雨水冲刷后变得湿润,我打算将茅屋迁移到江边。
- 译文:泥土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湿润起来,我打算将茅屋搬迁至此。
-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 注释:选择在早晨的时候按照时辰种植,希望等到了晴天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 译文:我选择了早晨的时间按时辰栽种,期待着到了晴朗的天气能够欣赏到它的翠绿影子。
-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 注释:我试着靠着蓬草编成的窗户,听着风中竹子的声音。
- 译文:我试着靠在编织成篷草的窗边,聆听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响。
- 赏析:通过“试倚蓬窗”这一形象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细腻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了他孤独而又宁静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整体描绘了一个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中,不顾严寒和湿气,坚持种植竹林的景象。诗中的“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两句,不仅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而“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更是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