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烟火隔林微,林下相逢尽衲衣。
老树欹危当野径,片云轻薄驻岩扉。
金床宝刹无年岁,碧海红尘有化机。
可待白头成敛翼,高林未倦已知非。
诗词名句“几家烟火隔林微,林下相逢尽衲衣。老树欹危当野径,片云轻薄驻岩扉。”出自明代李东阳的《西山和许廷冕刘时雍汪时用三兵部韵(四首)》。此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句原文及注释解析:
诗句一:
- 原文: 几家烟火隔林微,林下相逢尽衲衣。
- 翻译: 几家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在树林之外,林中偶遇的人们都是身着僧袍。
- 关键词: 烟火、林微、僧衣
诗句二:
- 原文: 老树欹危当野径,片云轻薄驻岩扉。
- 翻译: 古树倾斜地立于荒野小径旁,片状云彩轻轻停留在山岩的门前。
- 关键词: 老树、野径、岩扉
诗句三:
- 原文: 金床宝刹无年岁,碧海红尘有化机。
- 翻译: 金银打造的佛像无岁月痕迹,碧蓝海水与红尘世界皆有佛性之妙用。
- 关键词: 金床、宝刹、化机
诗句四:
- 原文: 可待白头成敛翼,高林未倦已知非。
- 翻译: 等到头发花白之时方知一切皆空,高远山林尚未疲倦便知晓世间无常。
- 关键词: 白头、敛翼、高林
诗作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世的不同景致,展示了作者对生命流转的感悟。首句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家人间虽隔着炊烟,却因共同的修行而显得亲近。次句转而写古树与野径,表现了时间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第三句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活动,金木宝刹与碧海红尘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最后两句,诗人通过白发与高林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间万物无常性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还能领略到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哲学深度及其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