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诛茅草盖堂,边江种柳树为墙。
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
南纪壮游余岁月,北扉遗草旧封章。
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

寄庄孔旸二首

背郭诛茅草盖堂,边江种柳树为墙。

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

南纪壮游余岁月,北扉遗草旧封章。

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

诗意与译文

  • 背郭诛茅草盖堂:诗人在城外的一片土地上,用茅草和泥土搭建起了简陋但充满家国情怀的居所。
  • 边江种柳树为墙:沿着江河的岸边,栽种了柳树作为围墙,既增添了风景,也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舟中梦醒闻春雨:在梦中乘坐小船,醒来时窗外已是春雨绵绵,这种自然的变化触动了诗人的思绪。
  • 楼上诗成坐夕阳:在夕阳下完成诗作,享受着创作的成就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南纪壮游余岁月:回顾南国的壮丽之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 北扉遗草旧封章:表达了对过去书信往来的怀念,信件被风吹散在荒野之中,只留下草的痕迹和旧时的封章。
  • 清时例有逃名客:在清廉的时代,常有那些追求自由、不愿被名利束缚的人。
  • 见说严陵本姓庄:传说严陵(严子陵)原本是姓庄的,这可能隐喻了诗人对友人庄孔旸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庄孔旸的生活环境和他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利用具体的景物来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此外,诗中的“清时例有逃名客”等句子,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追忆,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