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赖贼,逢人杀。难当贼,不平杀。为佳贼,临阵杀。为大将,见贼杀。
少年作贼不爱身,逢时幸作干城臣。宫中一言后宫易,终负先朝为国贼。

【注释】

  1. 贼:这里指盗贼。
  2. 难当贼:指难以忍受的盗贼。
  3. 为佳贼:好的盗贼,指能为百姓带来好处的盗贼。
  4. 为大将:指成为将军。
  5. 见贼杀:看见盗贼就杀。
  6. 终负先朝:最终辜负了先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盗贼的不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和责任感的赞美以及对背叛和懦弱的谴责。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盗贼的本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和责任感的赞美以及对背叛和懦弱的谴责。
    一、二句“亡赖贼,逢人杀。难当贼,不平杀。”描述了盗贼的特点。其中,“遇人即杀”表明这些盗贼没有道德底线,见到任何人都要杀害;“难当贼”则表示这些盗贼无法忍受,只有通过杀人才能得到满足;“不平杀”则说明这些盗贼是为了追求公平而杀人。这些描述都揭示了盗贼的本质,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四句“为佳贼,临阵杀。为大将,见贼杀。”进一步描绘了盗贼的不同表现。其中,“为佳贼”表明这些盗贼虽然不好,但至少不会滥杀无辜;“为大将”则表明这些盗贼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甚至不惜面对敌人也毫不畏惧。然而,这种勇敢和果断的背后是残忍的杀戮,这让人不禁对这样的将领产生质疑。
    五、六句“少年作贼不爱身,逢时幸作干城臣。宫中一言后宫易,终负先朝为国贼。”则更加深入地分析了盗贼的性格特征和社会背景。其中,“少年作贼”表明这些盗贼大多是年轻人,缺乏经验和判断力;“逢时幸作干城臣”则说明这些人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某种原因而成为盗贼;“宫中一言后宫易”,则暗示这些盗贼之所以能够轻易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最后,“终负先朝为国贼”则强调这些人最终辜负了先朝的期望,成为了国家的祸害。
    这首诗通过对盗贼的生动刻画,深刻地揭露了盗贼的本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和责任感的赞美以及对背叛和懦弱的谴责。通过对盗贼的不同特点和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反思我们对待这些人的态度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