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石鼓在太学,鼓形穹窿石荦峃。
髫年释褐随班行,未识研覃与扬榷。
始官翰林岁分献,晚以代祀观尤数。
我思古人不可见,健笔雄词两超卓。
宣王谟烈继成康,况有文章存古朴。
是时风俗盖浑灏,其臣拜诵俱坚确。
勒功太庙告中兴,讲武岐阳犹猎较。
于时旋凯奏綍歌,于时扬言播声乐。
灵祇地不爱图书,列石天然谢雕琢。
垂垂股折屋漏痕,隐隐昏星露芒角。
初如淮徐振师旅,壮士当场鸣剑槊。
又如申甫端冠绅,摈相联阶舞于箾。
年深岁长世运改,谁向鸿荒究绵邈。
嬴刘以后无此文,直与混沌分清浊。
骤看笔势寻风骨,细剔苔痕认斑驳。
原抛野掷堕榛菅,冬经雪霜夏冰雹。
疑隳大鼎存铭识,似毁明堂露榱桷。
当时十鼓一为臼,犹幸农家事舂戳。
爱惜应劳神护诃,搜寻不厌山硗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主旨。从“石鼓歌”的标题看,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石鼓文》为线索,通过歌颂石鼓文,表达了自己崇敬古代先贤的思想感情。首联描写了石鼓文的形制。颔联描写了作者学习石鼓文的过程。颈联描写了作者学习石鼓文的感受。尾联抒发了诗人对石鼓文的敬仰之意。最后一句中“浑灏”,指自然气象浑成广大;“坚确”,指坚定、牢固。

【答案】

①昔闻石鼓在太学(听说石鼓文曾存放于国学)②鼓形穹窿石荦峃(鼓的形状像大圆球,石头像山丘)③髫年释褐随班行,未识研覃与扬榷(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不知道研究文字和讨论问题)④我思古人不可见,健笔雄词两超卓(我思念那些古代的贤人,他们的文章气势恢弘)⑤宣王谟烈继成康,况有文章存古朴(周宣王的功德超过了成康,何况还有保存着古老朴实的文章)⑥是时风俗盖浑灏,其臣拜诵俱坚确(那时的风气就像浩渺广大的天地一样,臣僚们虔诚地诵读,态度都很端正坚定)⑦列石天然谢雕琢(排列在地上的石鼓文好像很自然地就不需要人工修饰雕琢)⑧垂垂股折屋漏痕,隐隐昏星露芒角(每一块石鼓都像弯曲的腿一样,上面刻满了字迹)⑨初如淮徐振师旅,壮士当场鸣剑槊(最初像是淮水、徐州两地的军队来声讨奸贼,壮士们当众挥舞着宝剑矛戟);又如申甫端冠绅,摈相联阶舞于箾(又像申甫手持礼帽站在朝廷上,官员们穿着礼服依次排列着,在台阶上舞蹈)⑩年深岁长世运改,谁向鸿荒究绵邈(时光流逝,世事变化,谁能去探索那遥远的时代呢?)⑪嬴刘以后无此文,直与混沌分清浊(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再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美好的诗篇了,直接与古代的淳朴的风气融为一体)⑫骤看笔势寻风骨,细剔苔痕认斑驳(仔细观看笔法,寻找它的风格特点;仔细观察石鼓文上的苔痕,辨认它上面的斑点)⑬原抛野掷堕榛菅,冬经雪霜夏冰雹(原来被抛弃在地上,掉在草丛里,经历冬天的雪霜夏天的冰雹)⑭疑隳大鼎存铭识,似毁明堂露榱桷(怀疑这是一座被毁坏的大鼎,里面保存着一些铭文;似乎是一座被破坏的明堂,露出了椽头的一角)⑮当时十鼓一为臼(当时的十面鼓,每一面都成了舂米的石臼了)⑯犹幸农家事舂戳(幸好农家用这些舂杵来舂米、打谷子)⑰爱惜应劳神护诃(珍惜它应该用心爱护它)⑱搜寻不厌山硗确(搜寻时不怕山路崎岖艰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