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策前朝寺,空门积雪多。
猿声千涧落,雁字五峰过。
白社谁同醉,青山只自歌。
远师能爱客,禅讲夜如何。
《过庐山宿东林寺》:山寺秋夜之幽思
李英的《过庐山宿东林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捕捉了深秋季节的庐山东林寺。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景观的对话,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闲适与宁静。
首句“投策前朝寺”,便将我们带入一个历史的深处。前朝寺,似乎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而诗人的“投策”则暗示了一种寻求或归依。这里的“空门积雪多”不仅是对东林寺冬日景象的写照,也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清寂和超然。
“猿声千涧落”,是大自然中最为动人的声音之一。诗人通过猿声,传递出一种孤寂和深远的意境。这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波动。接着,“雁字五峰过”,则用飞翔的大雁作为画面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大雁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白社谁同醉,青山只自歌”,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这里,“白社”或许指的是山中的一种野草,它虽不显眼,却能陪伴着人们度过孤独的时光。而“青山只自歌”,则表现了自然的独立与自由。尽管无人共饮,但青山依然可以歌唱,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最后两句“远师能爱客,禅讲夜如何”,则是对东林寺僧侣生活的描绘。这里的“远师”指的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而“禅讲夜如何”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夜晚,僧人如何进行禅宗讲法?这个问题既是对僧人生活状态的好奇,也是对他们智慧与修为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东林寺以及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李英的这首诗,如同一幅淡墨山水画,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山林之中,感受着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