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吹篪客,闲来伴衲衣。
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
落日停沧海,寒云拥翠微。
竹垆煨芋栗,谈笑坐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访无着上人的情景,表达了与禅师交流的愉悦和对禅宗思想的认同。
“访无着上人”是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兴趣和追求。无着上人可能是一位高僧,他的智慧和境界吸引了作者前来拜访。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述了作者与无着上人的交流过程。作者来到吴市,看到有人吹篪(一种乐器),于是决定去拜访无着上人。在寺庙中,他看到无着上人穿着衲衣,显得十分悠闲自在。这可能暗示了无着上人的禅定功夫和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无着上人的对话和思想交流。他们谈论的是禅宗中的玄理妙法,这可能涉及到佛教的基本理念和修行方法。通过这次对话,作者可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禅宗的思想,从而觉得世俗的纷扰和烦恼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接下来的四句继续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感受。夕阳西下,大海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寒云笼罩着山峰,给翠微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里的景色可能象征着禅宗的空灵和宁静。
最后四句则转向了生活情趣的描述。作者在寺庙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与无着上人一起品尝美食、谈笑风生。这里的竹垆(一种用竹子制成的茶具)可能是用来煮芋栗等食物的;而“谈笑坐忘归”则表明了作者在这个环境中得到了放松和愉悦。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拜访无着上人的经历进行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的魅力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禅宗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