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锦舰覆江滨,回首神京半已尘。
苏武岂能臣羯□,仲连宁肯帝嬴秦。
天边星陨妖先见,海上龙兴谶未真。
父老只今犹抱恨,每逢寒食荐芳蘋。
【注释】
厓:山崖。吊古:凭吊古迹。三首:指此诗为第一、二、三首,共三首。锦舰:彩绘的战船。半已尘:已经半部被尘土埋没了。苏武:即苏武。西汉人,武帝时以使节身份出使匈奴,被扣留长达十九年,始终不屈,后归汉,封为典属国。羯□(jié huá):胡族首领阿勒根之子石勒,字世龙,小字□,上党武乡人。他起兵灭晋,建立后赵,称帝,国号“石”,史称“后赵”。仲连: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秦:秦王嬴政,名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公元前259年即位,在位15年,公元前246年病死,葬于骊山。谶:预兆之书。芳蘋:一种香草。
赏析:
《厓山吊古》是南宋末代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写于元兵攻占临安之后不久,当时作者正流寓潮州(今广东潮汕地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的无限忠诚以及对自己身陷敌营的悲愤心情。全诗感情沉郁悲壮,笔力刚健,气韵雄浑。
首联“风吹锦舰覆江滨,回首神京半已尘”两句,诗人从眼前的现实说起,眼前的情景是风卷残云,锦舰自空而覆,诗人站在江边,回眸望去,只见半壁神京已被黄土掩埋,满目疮痍,令人触目惊心,不禁泪下沾襟。“半已”二字用得极妙。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变化,也表明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残酷。
颔联“苏武岂能臣羯□?仲连宁肯帝嬴秦?”两句,诗人以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苏武、仲连都是忠臣义士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坚持原则,不与敌人妥协。然而,面对强敌压境,他们也只能无奈地选择了投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忠臣的深深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投降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颈联“天边星陨妖先见,海上龙兴谶未真”两句,诗人以星象和神话传说来描绘自己的处境。天上的星辰坠落,似乎是预示了什么不祥的事情;而海上的龙腾而起,又是否预示着什么吉利的迹象呢?诗人无法得知真相,只能寄希望于上天的安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尾联“父老犹抱恨,每逢寒食荐芳蘋”两句,诗人以民间百姓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父老们仍然怀着遗憾之心,每逢寒食节都会怀念逝去的亲人和朋友。这里的“荐芳蘋”指的是祭奠亡灵的活动,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民的关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一个忠臣义士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吊古之作,更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