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游玉京,行歌采三秀。
蕊宫何崔嵬,层城互延袤。
道逢羡门子,龙峤相都授。
石室秘玄文,素书多篆籀。
拜领契神符,金丹炼垂就。
粉霜白如饴,服食轻肌腠。
乘鸿遍入遐,羽盖高驰骤。
自持青毛节,笑向天门扣。
稽颡礼玉皇,詑我来何后。
举手谢时人,谁参两尘透。

【注释】

玉京:即昆仑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部和西部,横贯天山南北。

三秀:指三皇。古代传说伏羲、神农、轩辕(黄帝)是“三皇”。

蕊宫:指天上的美玉宫,又称瑶台。

崔嵬:形容高耸。

延袤:延长,辽阔。

羡门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列仙传》卷下:“羡门,周王子晋也。”《抱朴子·对俗篇》:“王乔字子晋,周灵王太子也,好道而少修,为神仙而去。化登太玄峰之上,过诸天星行三万里,而复反太微之境中也。”

龙峤:神话中昆仑山的主峰,上有玉城琼阙,有神龙居住。

石室:指神仙修炼的地方,这里指金丹。

秘玄文:秘藏玄妙的图书,指道家经典。

素书:白色文字的书,这里指道教经籍。

篆籀:古体大写的隶书,用篆刻字体的篆书,也叫大篆。后来的古文都用籀文,所以称为“大篆”,又叫“篆文”。

契神符:指符咒。

金丹:道士炼制的一种丹药。

粉霜:指仙丹。

詑我来何后:意思是说:“你来时我不在家,我去了你又来。”表示不欢迎的意思。

稽颡:叩头,叩首。

时人:当时的人。

谢:辞别。

谁参两尘透:意思是说:“谁能超越尘世,达到洞天?”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历昆仑山时所作,描写了诗人与仙人相遇的情景,以及自己修炼成仙的过程。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游历昆仑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道教修炼成仙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我昔游玉京,行歌采三秀”,诗人回忆起当年在昆仑山游玩的情景,那时他正在寻找三皇的遗迹,采集三皇的遗物。这里的玉京指的是昆仑山,也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地名,代表着道教的最高境界。诗人在这里回忆了过去的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接下来的“蕊宫何崔嵬,层城互延袤”,诗人描绘了昆仑山上的美丽景色,那是一个宏伟壮丽的地方,层层叠叠的建筑连绵不断,如同一座座高山一样。这里的蕊宫指的是昆仑山中的美玉宫,是仙境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昆仑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然后诗人写到“道逢羡门子,龙峤相都授”,诗人遇到了一位名叫羡门子的仙人,这位仙人住在昆仑山的龙峤之上。这里的羡门子是神话中的仙人,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诗人通过描述与羡门子相遇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昆仑山的神秘和美丽。

接着诗人写到“石室秘玄文,素书多篆籀”,诗人来到了一处神秘的石室之中,那里藏着许多道教的经典和文献。这里的石室象征着道教的精神世界,是修行者的圣地。诗人通过对石室的描述,表达了他对道教经典的敬仰和追求。

然后诗人写到“拜领契神符,金丹炼垂就”,诗人拜读了一道神奇的符咒,开始修炼金丹。这里的金丹是道教中的一种炼丹术,是一种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神奇物品。诗人通过描述拜读符咒并修炼金丹的过程,表现了他对于修炼成仙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接下来诗人写到“粉霜白如饴,服食轻肌腠”,诗人服用了一种白色的仙丹,这种仙丹如同糖浆一般甜美可口。这里的粉霜是指仙丹的颜色,也是神仙的象征。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服药过程,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后诗人写到“乘鸿遍入遐,羽盖高驰骤”,诗人骑着一只神鸟飞遍了天涯海角,他的羽盖上扬,仿佛在空中疾驰而过。这里的乘鸿是指神鸟,是飞翔的象征。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飞行过程,表达了他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诗人写到“自持青毛节,笑向天门扣”,诗人手持一根青色的羽毛作为法器,笑着向天门叩击。这里的青毛节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是修行者的象征。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法器和行为,表达了他对天道的敬畏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写到“稽颡礼玉皇,詑我来何后”,诗人恭敬地向玉皇大帝行礼致敬,表示自己已经离开了很久。这里的稽颡是跪拜叩首的动作,表示敬意;詑来则是离去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想象,描绘了他对昆仑山、道教、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于自由飞翔、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在诗中传达了自己对天道的敬畏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