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
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译文】:
孔子五十岁,高兴得经常读《易经》。
读到损益时,他喟然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注释】:
- 益:增益,补充。
- 损:减少,减损。
- 持盈:保持盈满。
- 守谦:谦逊。
- 盛:盛大,强盛。
- 互倚:相互依仗。
- 达者:通达的人。
- 本元元:原初的本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咏《易经》的文章。诗人通过对《易经》中损益、谦盈、盛衰等道理的解读,表达了人生哲学和处世原则。
诗的第一句“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描绘了孔子五十岁时仍然喜欢阅读《易经》,显示出他的智慧和学识之深。
第二句“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说明孔子通过学习《易经》中的损益之道,对于人生的得失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句“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这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意味着任何增益都会带来某种程度的减少,任何减少也会带来某种程度的增益。这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看待得失,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失去信心。
第四句“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过于骄傲自满。同时,当处于高峰时,也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走向极端。
第五句“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这句话强调了盛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只有深刻理解这一道理,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
最后一句“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强调了《易经》的根本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圣人之心与这一原理是相通的。
这首诗通过对《易经》的学习,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原则,即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要有正确看待得失的心态,要善于把握盛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