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过半载,悸恙方获痊。
敌志益奋发,深入践京廛。
岂无貔貅士,莫敢冲其前。
志满利已得,回首齐挥鞭。
外兵祸中原,天意无乃偏。
国耻未能雪,宁忍戴貂蝉。
壮志几时毕,雄肠何日牵。
经略到穷发,燕然名可镌。
边烽从此息,黎庶始安便。
一洗朔方功,万古垂青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及写作背景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答案。“述土木之难”:叙写土木堡的战役。“忽忽过半载,悸恙方获痊。敌志益奋发,深入践京廛。”“忽忽”意为“不久”,指战争结束已经半年。“悸恙”为“恐惧不安的病症”,指土木堡战役中明军将领石亨、曹钦等人被俘。“敌志益奋发”指敌军的斗志更加旺盛;“深入践京廛”指敌军深入到京城附近。“岂无貔貅士,莫敢冲其前。”“貔貅”是指勇猛的军队,“莫敢冲其前”指没有敢冲在最前面的明军将士。“志满利已得,回首齐挥鞭。”“志满”指取得胜利后志得意满;“齐挥鞭”指一齐挥舞马鞭。“外兵祸中原,天意无乃偏。”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侵犯中原,这是天命所决定的吗!“国耻未能雪,宁忍戴貂蝉。”“国耻”指明朝的耻辱,“戴貂蝉”指戴上貂蝉冠,即做皇帝。“壮志几时毕,雄肠何日牵。”“壮志”指报效国家的愿望,“雄肠”指豪迈的胸怀。“经略到穷发,燕然名可镌。”“经略”为“巡视边地”,是明朝对北疆的军事管辖;“穷发”指极远的荒山秃顶,“燕然名可镌”指可刻入石碑上作为纪念。“边烽从此息,黎庶始安便。”指边境上的烽火从此消失了,百姓终于得到安居乐业。“一洗朔方功,万古垂青编。”“朔方”指北部边疆。“垂青编”指流传千古。“垂青编”指流传千古。

【答案】

忽忽过半载,悸恙方获痊。敌志益奋发,深入践京廛。岂无貔貅士,莫敢冲其前。志满利已得,回首齐挥鞭。

外兵祸中原,天意无乃偏。国耻未能雪,宁忍戴貂蝉。壮志几时毕,雄肠何日牵。经略到穷发,燕然名可镌。

黎庶始安便。一洗朔方功,万古垂青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