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雨过孤城,虚堂坐听更。
客心已多恨,是夜闻秋声。
短剑黯无色,敝裘空自惊。
寄书浮峤鹤,吾欲谢尘缨。

【注释】

①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②孤城:指荒凉的边关。

③虚堂:空旷的厅堂。

④客心:游子之心。

⑤是夜闻秋声:这一天晚上,我听见了秋天的声音。

⑥短剑黯无色:短剑暗淡无光,没有色彩。

⑦敝裘空自惊:破旧的皮衣空荡荡地发出声响,让人感到惊恐。

⑧寄书浮峤鹤:托付书信给飘过山岭上的仙鹤。

⑨谢尘缨:告别世俗的名利。

【赏析】

《立秋夜》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孤城”、“虚堂”开篇点出地点,用“听更”、“闻秋声”描绘时间,用“客心”、“吾欲谢尘缨”抒发情感。

首联“片雨”二字,将立秋夜的阴云密布、细雨纷纷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孤城”则勾勒出边关的孤寂与凄凉。颔联“客心已多恨”,“客心”,即游子之心,借代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漂泊之人的心情;“已多恨”,表达了他们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和遗憾之情。颈联“短剑”和“敝裘”,分别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兵器和衣物的状况,暗示着其生活的艰辛;“空自惊”,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因寒夜而感到的恐惧和不安。尾联“寄书浮峤鹤”,则是主人公寄托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而“吾欲谢尘缨”,则表达了他想要摆脱世俗名利束缚的愿望。

整首诗在描绘立秋夜的景色的同时,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传达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名利的厌倦。这种情感的抒发,既符合诗歌的创作规律,又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