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秋水上,一榻俯南天。
九月闻边雁,千林带暮蝉。
云流古堞外,木落苍波前。
幽客一何事,长谣向紫烟。
小楼
小楼秋水上,一榻俯南天。
九月闻边雁,千林带暮蝉。
云流古堞外,木落苍波前。
幽客一何事,长谣向紫烟。
【注释】
小楼:即“孤馆”,指诗人的居所。秋水:秋天的水。
一榻:指卧房中的矮几。俯:低头。南天:南方的天空。
九月:秋季,农历九月。闻:听见。边雁:边境上的大雁,此处借指边塞。
千林:满山的树林。带:环绕。暮蝉:傍晚时分鸣叫的大蝉。
云流:云流动,云彩在天空中飘动。古堞(die):古时城墙上凸起的矮墙。
木落:树叶凋零。苍波:深蓝的波浪。
幽客:隐居的人。一何:多么。事:心事,指作者的心事。
长谣:悠扬的歌。向:面对。紫烟:紫色的烟,这里指夕阳的余晖。
【译文】
孤馆倚在秋水上,低首俯瞰着南天。
九月里听见了边塞的大雁,满山的树林中传来了黄昏蝉声。
云彩在古城墙外流淌,落叶在深蓝波浪前飘荡。
幽居者为何如此忧愁呢?长歌遥唱向着紫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秋天的时候坐在小楼里的情景。诗的前两联通过“一榻俯南天”和“九月闻边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后两联则通过对“云流古堞外”和“木落苍波前”等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世界的深深思索。